正文 朝陽“打非”不玩虛的(1 / 2)

朝陽“打非”不玩虛的

投資區域

作者:趙方忠

當前,北京市非法集資正處於高發頻發態勢,並呈現出案件大;不法企業在北京注冊,在全國非法集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類、P2P網貸類、投資理財類案件為主;犯罪手段智能化、網絡化等特點。

僅2015年1-5月,北京市新發非法集資案件51件,涉案金額33億元,涉及投資人2900餘人,新發案件數與2014年同期相比增長64.5%。

由於投資理財類公司在區域內基數較大且魚龍混雜,朝陽區也因此成為非法集資發案率較高的區縣之一。

自今年4月全市開展打擊非法集資專項整治行動以來,朝陽一直處於輿論的風暴眼,其在“打非”行動中探索創新的一舉一動牽動著各界神經。

率先引入第三方

對於近年來非法集資的高發,朝陽區金融辦黨組書記、主任趙捷認為,這與北京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不無關係,“一方麵北京具有品牌效應,非法集資的企業在這裏更能讓老百姓相信其所承諾的高收益有保證,另一方麵也表明全國的資金正向CBD等金融、經濟高度活躍的區域集中。”

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朝陽的“打非”早於全市的統一行動,並且在全市統一部署後反應迅速。

自今年2月份開始,朝陽區便在全市率先動員部署非法集資的專項整治,市政府召開打擊非法集資專項整治行動部署動員會後,朝陽區在第一時間成立了由主管政法和主管金融的區領導、20多個區直部門和街鄉組成的專項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金融辦和區維穩辦。

但朝陽區金融機構數量有上千家之多,且增速較快,如何開展非法集資的風險排查,便成為了“打非”的關鍵。

“經過數據分析比對後發現,朝陽區的非法集資案件主要集中在CBD、東三環、東四環沿線等高端樓宇。” 趙捷告訴記者,在確定重點排查區域後,朝陽區金融辦以樓宇為單位,對非法集資開展了地毯式的排查,在4-5月間對重點區域內275座樓宇、1919家投資管理類公司逐一進行了實地暗訪和摸查。

通過反複比對篩查,朝陽區金融辦初步確定了高危企業34家、涉非重點關注企業243家,以及涉非疑似企業434家。“現在已初步鎖定重點,下一步將通過大數據、互聯網等手段進行深度分析排查。”

事實上,最為外界所關注的並不僅僅是朝陽“打非”的力度,而是“打非”手段的創新。特別是,在非法集資的風險排查中,朝陽區率先於全市引入了第三方調查公司的參與。

眾所周知,無論是地毯式的排查還是信息數據的比對,麵對如此之大的工作量,僅靠金融辦現有的人員,即便是以一抵十,時間和精力上都難以分配。況且在日常工作不減少的前提下,新增的“打非”任務,也讓各區的金融辦工作人員疲於應對。

既能培育專業的“打非”風險排查團隊,又可有效避免將“打非”流於形式,還可引入第三方公司的調查經驗保證“打非”的專業性和公正性,朝陽金融辦引入第三方的創舉可謂“一舉多得”,對其他區縣乃至其他的專項整治行動而言,都極具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