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順義旨在打造上市企業培育孵化基地,結合創業企業成長軌跡和發展規律,吸引、聚集、推進創業企業掛牌上市,探索建立“認證(注冊)在中關村順義園,辦公經營在示範區域”的上市企業聚集模式,打造多層次資本市場順義板塊。同時,發揮政策集成優勢,優化企業發展環境,部門聯動、機製聯通,形成與“創業搖籃計劃”等產業政策相銜接,分段服務的一體化政策體係。
除了延續提高以往對創業企業及相關中介服務機構給予企業上市相應的獎勵之外,順義還將三區三鎮一園(順義臨空經濟核心區、中關村順義科技創新產業功能區、順義綠色生態產業功能區、天竺鎮、南彩鎮、趙全營鎮、金蝶軟件園)作為創業企業上市示範區域,為入駐示範區內的創業企業、孵化機構和關聯中介機構在辦公用房等方麵予以政策支持,完善配套服務,降低運營成本。
同時,分階段為創業企業提供專業化、市場化、特色化的上市服務,《辦法》甚至覆蓋了企業上市的全過程:上市前,相關功能區成立專業服務公司,區投資服務中心設立服務專區,簡政放權強化服務;上市中,邀請市證監局、金融局及中介服務機構進行專題培訓,增強認識提升理念;上市後, 利用區政府與深交所的戰略合作,開展交流加強合作。
9月10日,順義區政府與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信息交流、擬上市企業培育、上市公司監管、資本市場培訓等方麵開展全麵合作,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進一步培育和促進順義區優質企業赴深交所上市。此前,順義區金融辦已經與中信建投證券公司、一創摩根證券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兩家專業機構將為順義企業提供證券服務,為政府投資項目提供專業建議。
與其他金融發達區域的政策相比,順義以往本地資本加速上市的劣勢正逐步彌合,《辦法》中明確提到,將按照“市場主導與政府支持相結合的原則,研究設立創業企業掛牌上市專項基金,協助創業企業掛牌上市,加速企業發展。
而在各地鼓勵“雙創”的政策中,留住“人”勢必是最為看重的一環。
對此,郭明明告訴記者,除了匹配一定數量的進京指標外,順義由政府所屬非盈利性機構持有一定數量的公租房,將優先向符合認定條件的創業企業提供,用於協助企業解決內部高級人才引進後的安置問題。
創業要找準三個熔點
政策的催化讓人感到了一場變革即將來臨。與以往不同的是,傳統的建個孵化器、減免點房租、搭個公共服務平台等創新創業支持模式早已被顛覆,資本力量運用的優劣成為決定“雙創”成敗的關鍵。
事實上,在多年的發展中,曆次的政策效應均已在順義得到全麵釋放。
如2014年《順義區推動企業上市工作辦法》出台,順義的掛牌上市企業從17家迅速增至23家,北汽股份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曲美股份在A股主板上市,智創聯合、豐榮航空等4家企業相繼在全國股轉係統(新三板)掛牌,資本市場建設亮點頻現,場內場外實現雙豐收。目前,順義上市企業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已超過1000億元,涵蓋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三板、四板和海外市場。上市企業後備資源庫70餘家,其中2家報會企業排隊等待IPO,7家企業完成輔導,8家企業完成股改,30餘家企業啟動了三板掛牌工作。
對於創業企業如何借力資本市場締造發展神話,周繼武其實早有盤算。
周繼武日前表示,創業企業在順義發展要找準三個熔點實現熔接:一是政策熔點,順義在服務發展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方麵都有相應的政策,不同的創業企業可以從中發現機會;二是空間熔點,順義的三區三鎮一園的試點區域政策配套服務完備,創業企業進駐發展可以實現產業鏈上下遊的聯通;三是企業熔點,順義在臨空經濟、現代製造等領域已經集聚了大量的行業巨頭,創業企業可以與之對接,從配套服務的角度構築完整的產業生態。
對於未來,周繼武坦言將以“金融機構+”、“行業協會+”、“上市企業+”的模式推動創業企業發展。
順義對“雙創”的謀篇布局清晰可見。現在,找到另一個風口的順義,正在等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