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習近平主席出訪中亞四國時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為歐亞地區的整體合作提供了創新思路,也為甘肅和絲綢之路其他省區創造了新的曆史發展機遇。通過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一方麵,有助於中國與中亞各國把潛在的人口、資源、產業和市場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進一步擴大開放與合作;另一方麵,西北內陸與中亞陸上通道將重新成為連接中國與歐洲的重要通道,古老的絲綢之路再次煥發勃勃生機,必將讓絲綢之路沿線省(區)成為向西開放的新前沿,開創出內陸和沿海共同發展,更加平衡的新局麵。
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經貿、文化聯結的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再次走到了一起。“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資源豐富,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具備全麵深化合作的條件。中國西北五省區許多資源儲量較為豐富,是我國一些重要戰略性資源的接替基地;形成了以能源、冶金、有色金屬、石油化工、鹽化工、機械電子、醫藥以及建材為主導的工業格局。中亞各國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多種稀有金屬和有色金屬、其他礦產資源儲量居世界前列;分別具有鋼鐵工業、有色金屬工業、石油天然氣、電力、化工、建材、機械、食品、紡織等工業基礎。
目前,“絲綢之路經濟帶”已初步構建了連接中國腹地與歐洲的現代化交通網路,把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東歐、南歐和西歐等地區的許多國家聯係在一起。由中國沿隴海鐵路、蘭新鐵路深入中亞地區的鐵路幹線已成為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與中亞國家連接的主要幹線公路均加入了亞洲公路網,由中國連雲港經西安至霍爾果斯的國家高速公路與穿越中亞的歐洲E40號公路相連;中國已經開通同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塔吉克斯坦杜尚別的直達航線;中哈石油管線一期工程2005年12月竣工、二期工程已開始規劃;連接主要成員國的亞歐光纜和中俄光纜已經建成;中國新疆目前對交界的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國開放了12個國家一類口岸。在運輸便利化方麵,中國與中亞國家已經簽署了數十項運輸協定,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交通走廊的暢通奠定了法律基礎。
為了抓住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時代新機遇,甘肅與絲綢之路省(區)都在做出各自的努力,廣泛進行相關研究、政商交流、設計規劃、項目謀劃、區域合作。為了使甘肅這一古絲綢之路咽喉要道和商埠重地再現輝煌,深度挖掘絲路甘肅段文物古跡眾多和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切實用好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國家級戰略平台,推動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黃金段”,需要甘肅社科理論界致力於相關的基礎研究和對策研究,提供急需的谘政服務,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本書即是拋磚引玉的初步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