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業用糧將會成為中國糧食需求的重要增長點
當前,中國已經進入工業化中期、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階段。從國際經驗來看,在這一階段,對糧食中間需求、間接需求的增長將會超過直接需求的擴張。一方麵,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會引發城鄉居民對工業用糧消費需求的增長和消費層次的提高;另一方麵,當前中國糧食加工業規模小、競爭能力弱、國際地位低,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加之,近年來,以糧食為重點的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已經引起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農業部等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顯然有利於工業用糧消費需求的增長。但是,盡管如此,從中長期的角度看,中國糧食加工業對糧食需求的增長,仍將麵臨若幹因素的嚴重製約,並非是一路坦途。以2004年為例,工業用糧占糧食消費需求總量的比重僅為10.86%,比2003年的11.13%還低。綜合這些因素,我們認為,在中長期內,中國工業用糧的需求規模將會進一步擴大,占糧食消費需求總量的比重也會進一步提高;但工業用糧需求規模的擴大,特別是其比重的提高,仍將麵臨一定限製。要根本改變工業用糧在糧食需求結構中的相對地位,仍有較大難度。鑒於在中長期內,中國工業用糧消費需求的變化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詳見後文分析),我們可以假設:在中長期內,工業用糧消費需求的變化可能按照以下兩條路線之一。第一條路線:到2010年和2020年,工業用糧占糧食消費需求總量的比重,將會分別在2003年的基礎上再提高0.5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分別達到11.63%和12.13%。第二條路線:到2010年和2020年,工業用糧占糧食消費需求總量的比重,將會分別在2003年的基礎上再提高1個百分點和2個百分點,分別達到12.13%和13.13%。
3.中國糧食需求的增長將主要表現為飼料糧的增長
在2020年前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階段,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飼料糧的需求將會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①,飼料用糧將會成為未來時期中國糧食消費需求增長的主體,主要原因是:
——隨著收入和消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對動物性食品的消費需求將會繼續增長。城市消費的示範效應、城鄉居民人均動物性食品消費量的懸殊差異、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總量近60%的事實,都決定了農村對動物性食品的消費需求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從1988年以來城鄉居民人均動物性食品消費量的變化趨勢上,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中國擴大養殖業產品的出口仍有較大潛力。當前,至少從價格上看,中國養殖業產品表現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加入WTO後,至少從中、長期的角度看,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擴大,中國應對國外技術壁壘的能力將會逐步增強;在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係建設、改善進出口管理等方麵,中國政府所采取的諸多措施,其效果也將逐步顯現。因此,中國養殖業產品擴大出口的潛力將會逐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