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定期回顧你的投資理財組合,進行必要的調整
聰明的投資人應該是靈敏而勤快的,知道對自己的投資組合進行定期的審視,強調根據人生階段和資本回報要求的變化,適時調整投資理財組合,使投資理財的收益符合自己的預期。
分散化投資如何降低風險
分散化可以降低你的風險。將你的資產分配到多種的金融工具上,這樣可以避免單獨一項投資品種的虧損,對整體投資產生的影響。
1.分散化如何發揮作用
分散化有以下簡單的邏輯:
儲蓄、國債、基金、保險、股票、貴金屬和其它投資理財品種,在同一時期並不會同時上漲或下跌。當一種投資理財工具處於上漲狀態時,另一種工具可能處於下跌狀態。
通過投資兩種或更多種工具就增加了這樣一種可能性:當你所擁有的某種資產表現不佳時,你所擁有的其它資產可能表現很好。你盈利的資產可能會抵補你虧損的資產。
最終結果:你的資產組合總體績效很可能具有較小的波動性,也就是說,投資理財組合的收益波動,要比單獨投資於一種或一類投資品種的收益的波動小。換言之,進行良好分散的投資理財組合,將會在一定的風險水平上獲得更高的收益。
2.分散的方法
你可以通過投資於以下品種來分散你的風險:
五類基本投資理財品種:儲蓄、國債、基金、保險和股票。一些投資者也可以通過持有房地產或貴金屬來進一步分散風險。
基本投資理財品種也會存在不同種類的投資理財方式,它們在不同的經濟條件下也會表現良好(例如,短期債券和中期債券,或者是成長型基金股票和價值型基金股票)。
開放式基金。基金將使用你的資金和其它投資者的資金來購買在一種投資理財類型中的多種證券和多種投資理財類型中的證券。
二、科學規劃理財生涯
不管你是否意識到,每一個人都是自己人生企業的董事長,對於年輕人來說,建立自信與責任感並不困難,如何去經營人生卻是一個需要努力思索、大膽實踐、以不懈的勇氣去麵對失敗與挫折的漫長過程。根據自己的情況,建立自己的理財理念與思路,設立長遠規劃的方案,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財風格,才可能創造出獨特的人生財富。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賺錢與花錢中度過的,入從獨立生活起,就麵臨著理財的挑戰。隨著社會保障體係的健全,每個人正在從單位入向社會入過渡,每個人必須為自己的一生進行財務上的預算與策劃。
假設你將一切生活所必須的東西都作為奢侈品舍棄掉,隻有一日三餐、一間小屋、幾件換季衣物,你認為每月花400元人民幣夠不夠?
在人的一生中,從出生到成年這18年中,我們有長輩關照;之後,如果我們能一直工作到60歲,那麼這42年是為將來作準備的;60?80歲這20年裏,如果以每月400元的生活水準計算的話,我們需要有9.6萬元的養老金,這還不算上80歲之後的用錢期。這樣一來,我們就知道了自己掙多少錢才夠用,在貨幣價值穩定、沒有通貨膨脹的前提下,我們僅為生存,每月掙1000元就夠了。其中400元用於現在的支出,400元留作養老,另外200元用於年老時的醫療,因為那時疾病會頻繁地光顧你。
如果你對400元的生活水準充滿恐懼,如果你現在每月掙2000元還覺得不夠花,那麼你將來的生活水準就要設定在這個基礎之上,現在你就得掙4000元、5000元。如果你打算出國深造、投資、旅遊,那麼這個數目就遠遠不夠了。怎麼辦?從現在起學會理財,從現在就開始規劃你的理財生涯。
一個企業的發展需要長遠的規劃,長期、中期與短期目標計劃的相互協調,日常必要的各種預測、考察和盡心盡力的實踐。同樣,對個人而言,人生就是自己最重要的企業,富翁就是一個成功的企業經營者。隻有建立充分的自信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才具備成功者的氣魄。
其實,不管你是否意識到,每一個人都是自己人生企業的董事長,對於年輕人來說,建立自信與責任感並不困難,如何去經營人生卻是一個需要努力思索、大膽實踐、以不懈的勇氣去麵對失敗與挫折的漫長過程。根據自己的情況,建立自己的理財理念與思路,設立長遠規劃的方案,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財風格,才可能創造出獨特的人生財富。
基於風險分散的原理,我們需要將資金分散投資到不同的投資項目上。在具體的投資項目上,還需要就該項資產作多樣化的分配,使投資比重恰到好處。這裏沒有什麼標準和原則,但大體上可遵照一個100減去目前年齡的經驗公式。
20?30歲時,年富力強,風險承受能力是最強的,可以采用積極成長型的投資模式。按照100減去目前年齡的公式,你可以將70%?80%的資金投入各種渠道,在這部分投資中可以再進行組合。30?50歲時,家庭成員逐漸增多,承擔風險的程度較低,投資相對保守,但仍以讓本金快速成長為目標。這期間至少應將資金的50%?60%投在證券方麵,剩下的40%投在有固定收益的投資項目上。50?60歲時,孩子已經成年,是賺錢的高峰期,但需要控製風險,你至少將40%的資金投在證券方麵,60%資金則投於有固定收益的投資項目。到了65歲以上,多數投資者在這段期間會將大部分資金存在比較安全的固定收益投資項目上,隻將少量的資金投在股票上,以抵禦通貨膨脹,保持資金的購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