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成員在壓力下的有效工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企業危機要在最短時間內解決,這會給當事人極大的壓力,而人在壓力下往往會產生諸如憂鬱、緊張、焦慮、失眠等反應。如果不適應這種強壓力的工作方式,人的正常判斷力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危機處理及決策。所以,在選拔成員時要注意他們在危機壓力下的反應。
企業危機涉及的領域很多,需要各部門的通力合作才能有效解決問題。所以在小組的組織設計上,要注意將多學科的專業人才編入小組。同時在危機發生時,要根據危機的性質進行不同的組合。
2.危機處理小組構建
關於危機處理專案小組的結構以及小組成員相應職務的責任,國外專家也做了很多的探討。
(1)Ian I.Mitroff。他認為危機處理專案小組的編製應為6~10人,在角色的扮演上,要設置最高決策者來總攬權責,其他則為財務、公關與溝通、法律以及健康及安全顧問,對於這些角色都要賦予某權力,以期在解決危機時不會窒礙難行。具體來說,專案小組的成員可包括決策者、執行助理、行銷部門主管、發言人、統合各方力量的安全聯係人、後勤支援總務、溝通專家、財務總管、法律專家、受害者家屬聯絡人(如新航或華航空難)等。
(2)日本的危機處理專案小組。日本研究危機管理的權威機構建議,專案小組的組織結構涵蓋麵要廣,它應包括總務、對外聯係、宣傳、保險、法規、補給、製造、當地派遣等方麵。各組的任務如下所示。
負責領域 任務內容
(1)與緊急對策有關的設施等的維修、管理及安全保護
(2)取得各負責領域人員之間的電話及其通訊資料
(3)取得和統一管製一般電話和臨時電話
(4)辦理當地派遣小組的出差及出國手續
(5)車輛、飛機、直升機(如有需要的話)等運輸工具的準備
(6)因緊急對策而隨之發生的出納業務及緊急支用物品的籌措及管理
(7)對公司內外相關人員提供飲食、住宿等與生活有關事項的準備
(8)負責指揮中心因危機而產生的其他事務
對外聯係、宣傳
(1)掌握與該危機有關的資訊,同時徹底執行
(2)統一對公司內外發布信息
(3)撰寫對外發表用的聲明
(4)與客戶、供貨廠商及其他關係人之間的聯絡
(5)提供資訊給大眾傳播媒體和準備、舉行記者會
(6)負責與行政機關之間的聯係
(7)接待外來者或與之交涉
(8)保持與受害者家屬之間的聯絡
(9)應對與其他緊急情況有關的宣傳業務
保險、法規
(1)決定保險處理方針
(2)負責與保險公司之間的聯絡
(3)負責與法律顧問等關係人之間的聯絡
(4)處理與損害賠償的支付及請求有關的業務
(5)處理與其他保險、法規有關的業務
補給
(1)準備與取得原料等的物資補給
(2)準備與取得貨物流通的渠道
(3)處理產品保管及對客戶的送貨業務
(4)處理與其他補給有關的業務
製造
(1)負責與工廠或提供服務單位之間的聯絡
(2)負責關於執行製造業務的資訊搜集、分析及實際狀態的掌握
(3)在製造或服務現場中,做出有關製造或服務方麵的建議及指示
(4)針對製造業務或服務業務的執行,取得與消防廳等行政機關之間的聯絡
(5)取得代替產品及充實國內外的資源體製
(6)處理與製造方麵有關的其他業務
修理、修複
(1)對工廠做出緊急措施和與修複有關的建議及指示
(2)選定和儲備修繕事業
(3)估計損傷程度和籌措修理、修複的資財
(4)處理其他與修複有關的業務
當地派遣
(1)任命危機爆發地的總指揮
(2)發動相關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