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金額申購、份額贖回”原則,即申購以金額申請,贖回以份額申請。
(3)基金存續期間單個基金賬戶最高持有基金單位的比例不超過基金總份額的10%。由於募集期間認購不足、存續期間其他投資者贖回或分紅再投資等原因而使單個賬戶持有比例超過基金總份額的10%時,不強製贖回,但限製追加投資。
(4)基金存續期內,單個投資者申購的基金份額加上上一開放日其持有的基金份額不得超過上一開放日基金總份額的10%,超過部分不予確認。
2.2.4開放式基金申購與贖回的交易流程圖
2.3選擇基金實戰兵法
2.3.1選擇基金的基本常識
現在市場上基金的種類非常多,常常有幾隻基金在同時銷售,老基金也有很多隻。對於每隻基金,銷售人員都說得天花亂墜,那麼,如何選擇合適的基金呢?
在市場眾多的基金中選擇一隻或幾隻基金投資,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如果按照以下四個步驟去做,也能在某種程度上減少失誤的機會:
1.選擇符合自己投資目標的基金類型
不同類型的基金,其投資範圍、風險狀況和預期收益水平都是不一樣的。投資者可以根據資金的投資目標(主要是在風險和收益之間的權衡)來選擇基金類型。如果是希望追求長期穩定的回報,那麼不妨選擇風險較低、收益穩定的平衡型基金;如果投資者對風險承受能力較高,希望獲得較高的短期(這裏的短期是指一年以上、五年以內)收益,那麼可以選擇成長型基金。
2.在該類型內挑選收益率靠前的基金
選定基金類型後,可以根據有關的資料報道(如《中國證券報》、各基金管理公司網站等)獲得這些基金表現的排名。在同一類型基金裏,一般選擇表現排名靠前的公司。
3.注意挑選基金經理
基金是由人來運作的,表現良好的基金反映的是基金經理高超的投資水平。因此,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一定要注意基金經理的背景,如該基金經理的從業經驗、過去的管理業績、管理本基金的時間長短等。如果某基金雖然過去表現良好,但基金經理不久前有了變動,那麼投資者一定要重新審查新基金經理的背景。反之,如果一隻基金過去表現不好,但剛剛更換了一個具有良好業績的新基金經理,這隻基金很可能在今後會有良好的業績表現,投資者也不能忽視這隻基金。
4.要注意選擇優秀的基金管理公司
優秀的基金管理公司不僅所管理的基金業績較好,而且可以給投資者更多更好的服務。由於好的基金公司相對而言利潤更高,因此可以用更優厚的待遇吸引優秀的人才,提高公司的內部管理水平,如果投資者希望和基金管理公司保持關係,那麼就可以在選擇基金的同時考慮該基金的管理公司的情況。
2.3.2選擇基金品種
麵對眾多品種不一、名目繁多的基金,投資者感到眼花繚亂,無從選擇。據專業人士稱,投資者要根據自己承受風險能力和資金量選擇投資品種。
1.股票基金:股市紅火就能賺大錢
基金從本質上說,是集中投資者的資金,從事股票、債券、外彙、貨幣等金融工具投資,以獲得投資收益和資本增值。開放式基金中最多的就是股票基金。股票基金以股票為投資對象,將大眾投資者的小額投資集中為大額資金,投資於不同的股票組合,是股票市場的主要機構投資者。
對投資者來說,股票基金的風險比股票投資的風險要低。但相對於債券型、貨幣型基金還是存在一定風險。一般30歲到55歲,同時具備一定收入的投資者會選擇股票基金。2006年基金評比排名中靠前的博時、易方達、華夏、嘉實等基金公司,無一不是以股票型基金而出類拔萃,其中排名第一的博時價值增長基金淨值增長率甚至達到34%。
2.債券基金:風險較低而且收益穩定
債券投資基金是彙集眾多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公司通過投資國債、金融債、企業債等債券獲得穩定的利息收入。從長期看,收益水平高於銀行存款,而且風險較低。同時,與直接購買債券相比,投資者可以避免某些不如意之處,如憑證式國債的發行規模較小,收益率較低,提前支取還有損失;普通投資者不能進入銀行間市場,金融債和大部分企業債也不對普通投資人發行;交易所市場的波動較大,需要參與人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時間進行管理等。
債券基金比較適合謹慎,但又希望有較高收益的投資者的需要,如退休人士。債券基金可以隨時通過基金管理公司、代銷銀行或券商的網點買賣,變現比較方便。
3.貨幣基金:像儲蓄一樣安全穩定
與其他基金投資範圍不同,貨幣基金主要投資於短期債券、債券回購和銀行同業存款等風險低、收益穩定的短期資金市場,價格通常隻受市場利率的影響,而且一般不收取贖回費用。
貨幣基金投資銀行間及交易所國債回購,還投資同業存款,這些投資領域一般中小投資者是難以涉足的。可以說,貨幣基金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資本市場與貨幣市場的投資壁壘,為個人、企業或機構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理財品種,使他們能夠參與低風險的貨幣市場,獲得相對穩定的收益。雖然貨幣基金不能在短時期帶來高額收益,但通過改革投資理財習慣,卻可以坐收日積月累的利息收益。
4.保本基金:適合中長線投資者
保本基金顧名思義就是使投資者本金有所保障的基金品種,是一種半封閉的基金品種,基金在一定的投資期(如3年或5年)內為投資者提供一定比例的本金回報保證,此外還通過其他一些高收益金融工具的投資,為投資者提供額外回報。在市場波動較大或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保本基金為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同時又期望獲取高於銀行存款利息回報,並且以中長線投資為目標的投資者,提供了一種低風險同時又具有升值潛力的投資工具。保本基金為投資者帶來的回報包括一定比例的本金回報保證與額外的現金分紅。
2.3.3挑選基金應考慮的因素
挑選基金的時候,不能將業績作為投資決策的惟一依據。除了基金的過往業績外,應該考慮的因素還有:基金經理投資策略的合理性、營運費用、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基金管理人利益與投資人利益的一致性等。
1.投資策略是否合理
基金的投資策略應符合長期投資的理念。投資人應避免持有那些注重短線投機以及投資範圍狹窄的基金,如大量投資於互聯網概念股的基金。另一方麵,基金經理應該有豐富的投資經驗,這關係到基金管理人的過往業績的持續性,必須重點考察。
此外,基金應設有贖回費以減少投資者短期操作的意願,並采取比較客觀公正的估值方法以保證基金資產淨值準確地反映其持有資產的當前價值。
2.費用是否適當
投資人應該把營運費用過高的基金排除在選擇範圍之外。營運費用指基金年度運作費用,包括管理費、托管費、證券交易費、其他費用等。一般地,規模較小的基金可能產生較高的營運費率,而規模相近的基金營運費率應大致在同一水平上。對於有申購費的基金而言,前端收費比後端收費長期來看對投資人有利。在境外,幾隻基金進行合並時有發生,但合並不應導致營運費用的上升。
3.信息披露是否充分
基金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一方麵體現了對投資人的尊重和坦誠;另一方麵則關係到投資人能否充分地了解其投資策略、投資管理和費用等關鍵信息。除了通常情況下披露投資策略、基金經理的名字及其背景之外,當投資策略有重大調整、基金經理的職權甚至人員發生變更時,基金應當及時地、完整地公告。投資人還應注意,基金經理是否坦誠地陳述與評價其投資定位和業績表現,具體可關注年度報告中基金經理的工作報告。
境外基金在合並時還應說明基金經理、投資策略和費用水平是否發生變化;並披露基金經理合並時簽訂的合同期限,包括其中的離職條款。
4.管理人是否與投資人利益一致
如果有可能,投資人還應當了解基金經理及高層管理人員的報酬機製,尤其是與業績掛鉤的獎金的發放製度。因為基金公司的激勵機製應建立在投資者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上,而不是基金公司股東利益最大化上。另一方麵,還可以關注基金公司是否有一定的淘汰機製更換業績差的基金經理。
2.3.4選擇合適的基金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規範與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基金持有人委托管理的資產能否保值增值。因此,選擇合適的基金管理公司是投資者在投資基金時應當首要考慮的問題。
1.規範的管理和運作是基金管理公司必須具備的基本要素,是基金資產安全的基本保證
判斷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運作是否規範可以參考以下幾方麵的因素:
(1)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結構是否規範合理,包括股權結構的分散程度、獨立董事的設立及其地位等。
(2)基金管理公司對旗下基金的管理、運作及相關信息的披露是否全麵、準確、及時。
(3)基金管理公司有無明顯的違法違規現象。
2.基金管理公司曆年來的經營業績是投資者重要的參考因素
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通過其旗下基金淨值增長和曆年的分紅情況體現出來。由於各基金的設立時間不同,其累計淨值增長難免會有所差異,投資者可以以特定時段內基金的淨值增長情況作為評判依據。如2001年第三季度大盤深幅下挫階段,絕大多數基金的淨值跌幅明顯小於大盤,但各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的淨值表現差異較大,博時、華夏、長盛、富國和鵬華等五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的表現明顯優於基金管理公司的平均水平,而相比之下,個別基金管理公司由於旗下基金頻踩地雷導致業績相比其他公司要遜色。另外,就各基金管理公司的分紅情況來看,一般而言,基金設立當年分紅大多不理想,但是隨後如果市況較好,絕大多數基金年終都能給投資者較為豐厚的回報,如2000年的大牛市,所有運營滿一年的基金都進行了分紅。
3.基金管理公司的市場形象、對投資者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也是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管理公司時可以參考的因素
對於封閉式基金而言,其市場形象主要是通過旗下基金的運作和淨值表現體現出來,市場形象較好的基金管理公司,其旗下基金在二級市場上更容易受到投資者的認同與青睞。反之,市場形象較差的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往往會遭到投資者的拋棄,缺乏上漲的動力與題材。
對於開放式基金而言,其市場形象主要是通過營銷網絡分布、收費標準、申購與贖回情況、對投資者的宣傳等體現出來的,投資者在投資開放式基金時除了考慮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水平外,還要考慮到相關費用、申購與贖回的方便程度以及基金管理公司的服務質量等諸多因素。
2.3.5選擇新基金的注意事項
對於首次發行或者運作曆史較短的新基金,沒有較長的業績曆史可以參照,投資人可能會存在一些困惑:我應該購買新基金嗎?如何進行選擇?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考慮:
1.基金經理是否有基金管理的經驗
雖然基金沒有曆史或者曆史較短,但基金經理的從業曆史不一定短。如果基金經理有豐富的基金從業經驗,投資人就可以“有跡可尋”,即通過該基金經理以往管理基金的業績了解其基金管理水平的高低。投資者可以從招募說明書、基金公司網站上獲取基金經理的有關信息,並對其從業資曆進行分析。
2.基金公司旗下其他基金的業績如何
如果基金經理沒有管理基金的從業經驗,投資者是否就不應該購買呢?不一定,尤其是對於國內基金發展的曆史並不長、基金經理群體還比較年輕的背景下。即使新基金的基金經理過去並沒有從事過基金管理,但該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都有優秀的業績表現,投資者也可以考慮。因為多數情況下,優秀的基金公司為了保持其在業界的長期聲譽,大多不會讓基金業績長期地差強人意。但同時還應注意的是,新基金經理與基金公司的投資方式是否有良好的磨合。
3.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及其是否與投資組合吻合
隻有了解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投資者才能大概知道基金的投資方向,從而對基金的收益和風險有恰當的期望。如果新基金已經公布了投資組合,投資人可進一步考察。一是考察基金實際的投資方向與招募說明書中陳述的是否一致;二是通過對基金持有個股的考察,可以對基金未來的風險、收益有一定的了解,畢竟新基金曆史較短,還沒有貝塔係數、標準差等衡量曆史風險的指標。
4.基金的費用是多少
新基金的費用水平通常比老基金高。因為新基金通常規模較小,不能像老基金那樣借助規模效應來降低費率。許多基金公司會隨著基金資產規模增長而逐漸降低費用。投資人可以將基金公司旗下老基金的費用水平和同類基金進行比較,同時觀察該基金公司以往是否隨著基金資產規模的增加逐漸降低費用。
5.基金公司是否注重投資人利益
基金公司承擔著代客戶理財的信托責任,應充分關注投資人的利益。較低的費用水平是體現基金公司關注投資者利益的一方麵。另一方麵,還有對基金資產規模的控製,因為如果基金規模過大,基金經理實現其投資策略可能有困難。
2.3.6基金選擇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