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基金投資哲學(3 / 3)

同時,我國證券市場投機性較強,波動性較大,無緣無故大跌或莫名其妙大漲的情形時有發生。如果遭遇暴跌,基金經理也很難及時對手中股票進行減倉,基金淨值出現大幅下降也難以避免。2007年1月底2月初的幾次市場單日大幅下跌中,基金淨值出現5%以上的跌幅並不罕見。

2.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含義,通常是指無法在適當的價位找到交易對手(買方)的風險,導致你不得不以比合理價格低得多的價格賣出。

對基金投資者來說,流動性風險存在於兩個方麵:

(1)在打算贖回時有可能出現不能按當日淨值贖回的情形。

在正常情況下,基金管理人必須以基金資產淨值為基準,承擔接收持有人贖回的義務。但是,一旦發生基金巨額贖回而導致基金管理公司采取暫停贖回措施,持有人就有可能無法按照當日基金單位淨值全額贖回。

基金管理公司這樣做是有法律依據的。依據《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開放式基金單個開放日淨贖回申請超過基金總份額的百分之十的,為巨額贖回。開放式基金發生巨額贖回的,基金管理人當日辦理的贖回份額不得低於基金總份額的百分之十,對其餘贖回申請可以延期辦理。”

(2)基金持有人大規模贖回,導致基金經理被迫在市場上拋售股票,由此帶來流動性風險。

在市場轉弱時,賣出股票本來就較難找到接盤,而基金持有人的贖回需求逼迫基金經理隻能優先考慮資產變現,無法考慮如何能以盡可能合理的價格賣出股票,由此,基民贖回與淨值波動可能出現惡性循環,導致淨值大幅縮水,即:淨值下降――持有人擠贖――基金經理拋售――市道大跌――淨值再降。

3.機構運作風險

開放式基金的運作牽涉到很多方麵,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注冊登記結算機構、交易所和代銷機構都為基金提供支持,在運行過程中,這個龐大的體係的某些環節也可能發生問題。

(1)基金管理人的投資管理製度、風險管理製度和內部控製製度是否健全,能否有效防範道德風險和其他合規性風險,是否會出現損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事情,如內幕交易、利益輸送、操縱市場等行為都有可能危及持有人利益。

(2)相關各方是否會因未能及時履行義務給基金持有人帶來損失。

如持有人信息資料的錯誤,相關機構的低效率可能導致申購贖回出現延誤等,有可能讓持有人吃虧。

(3)技術環節的差錯也可能形成風險。

4.要認識風險,但不要害怕風險

投資必然伴隨著風險,但過分強調風險,會使投資者畏首畏尾,一事無成。

開車有風險嗎?有,可是隻要不闖紅燈、不酒後駕駛、不超速、不亂變線,你就沒有必要因為潛在的風險而不敢上路。

對於風險,關鍵是要了解它在哪裏,特別是要了解哪些不正確的行為會放大風險。同時,還要了解應當如何防範和控製它,讓它不會超出投資者可以承受的能力。隻要風險是可控的,就沒有必要過多地擔心。

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控製風險。比如,選好公司重於選好基金,在市場出現風險的時候,好公司的價值就會體現出來。再比如,測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並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基金類型,構建投資組合。合理的投資組合,可以有效地幫助你抗拒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

1.6保持清醒頭腦理智投資基金

2006年基金市場給投資者帶來的高額回報,使一些投資者忽視了基金背後的投資風險,對於基金的理解已經發生了扭曲,甚至有些投資者誤認為新基金就是“原始股”,而且要價格越低越好,這實際上也導致了基金隻能通過拋出股票進行高分紅來降低份額淨值。有人甚至用房屋、汽車、金銀首飾做抵押貸款,或者用信用卡透支來購買基金。這類基金投資的非理性苗頭已經顯現,這也給整個基金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隱憂。

沒有一個市場是永遠隻漲不跌的。2007年初股市的震蕩走勢已經十分明顯。2007年2月27日大盤近乎跌停更給人以猛醒。雖然支持股市持續走牛的主要因素依然存在: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流動性過剩和人民幣升值,但是市場經曆了大幅上漲之後,整體估值大幅提升,風險已在逐步累積,短期市場走勢的不確定性在加大,市場已進入震蕩格局。一旦市場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對於基金投資者特別是一些新“基民”將會帶來巨大傷害。

其實目前對於基金的一些不正確的認識其根源在於收益預期的過分高漲。但從成熟市場的曆史運作看,基金的年收益率是相對比較穩定的。在正常情況下,偏股型基金投資年收益大約在10%~20%左右。2006年我國基金市場出現普遍翻倍回報,應該說是有著深刻經濟背景的。例如,股市經曆了近5年熊市後從底部反彈,政府對股市進行根本性製度優化,中國的經濟增長的宏觀背景以及稅製的調整在上市公司業績上必然得到真實的微觀反映,市場已經越來越有效等等,多種原因共同推動了我國股市的此番大幅上漲。客觀而言,這樣的牛市是很難以複製的。同理,基金投資的驚人業績也並不是年年都可以預期的。非理性投資盛行的過熱市場,顯然不是一個健康的市場,甚至可能給市場發展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從監管層的一些舉措來看,例如推遲批準新基金發行以減緩A股市場的大規模投資資金流入等,基金和股票市場這種過熱的現象已經引起了有關方麵的高度重視。

綜上所述,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在當前已經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