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老年期股。
公司經過長期發展,規模已相當龐大,在未來幾年不可能有進步,年利潤增長率會越來越低,甚至出現幅度不大的負增長。但由於公司利潤的絕對數字仍較其他一些公司為高,所派股息、紅利在股市中仍屬上等。這種股票,不必急於購進。
(5)淘汰股。
分兩種,一種是“夕陽公司”的股份公司,效益連續幾年很差,發展前景黯淡,甚至已經處於破產邊緣;另一種是失寵股票,曾經是熱門股,股價過高,不可能再上揚。此兩類淘汰股不用說長線投資,就是短線投資,也不適合。
(6)資產股。
指經營不動產業公司的股票。房地產屬於第三產業,在現代經濟中,價格一般都呈上升趨勢。但在經濟景氣和市場供求關係的影響下,價格往往在短期和中期內波動極大。因此,資產股很適合沒有短線操作技巧的人做長線投資。
(7)攙水股。
指在盈利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增加股價金額公司的股票。此種公司經營業績平平,股息分配水平也不高,但為擴大生產規模,采取發行新股或資產重新評估的辦法增股。這種公司不是沒有可能通過這種辦法而出現轉折性的飛躍,但概率極低。這種股票不宜做長線投資。
(8)投機股。
指價格不穩定或公司前景很不確定的股票。這類公司通常是從事投機經營的公司,營業外收入大大超過主營業務收入,既沒有可依托的生產規模,也沒有認真製定合理的發展規劃。其經營業績波動很大,股價因此也頻繁大幅度上升或下跌,風險很大。這類股適合做短線投資,而不適合長線投資。
6.個性選股技巧
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相同的,不同的性格在投資上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和效果。按照自己的性格選股,是比較穩妥可靠的方法。
(1)穩健型。
穩健型的投資者具有低風險傾向,投資計劃以“安全第一”為基本準則,在選擇股票時可以考慮藍籌股、績優股、優先股等為投資重心。
(2)激進型。
這類投資者具有高風險傾向,願意承擔較大的風險,獲取較高的收益。在選股時可以考慮選擇股價波動頻繁、漲跌幅度較大的股票。
(3)溫和型。
這種類型的投資者介乎於穩健型和激進型之間。選股時可考慮組合投資法,這樣既可以保證有比較穩定的收益,同時不放棄大漲大跌帶來的機會。
7.新股選購技巧
(1)如何選購新股。
由於新股申購是股市中獲利豐厚的一個板塊,所以其成為股市資金角逐的一個重點。長久以來,雖然有很多人都有申購新股的經曆,但是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新股申購的細節問題還是不甚了解。因此為了便於投資者操作,增加中簽的機會,以下將就投資者在新股配售程序中需注意的問題加以說明:
T-2日,刊登招股說明書概要。投資者可以了解到新股的發行價格、發行方式、發行時間和擬上市地點等,作出是否參與新股配售的決定,正確計算上市流通證券市值。
T-1日,刊登發行公告。投資者可以了解一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新股的數量、相應申購代碼、向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新股的數量及中購上限等。投資者可在所開戶的證券營業部查到可申購新股數量。
T+0日,投資者根據自己所持有的上市流通市值和申購上限,在證券營業部自願申購新股。投資者在申購時,應遵循如下交易規則:每一股票賬戶最高申購量不得超過發行公司公開發行總量的千分之一;申購數量必須為1000的整數倍(深市為500的整數倍),且隻能申購一次;投資者的申購一經確認,不得撤銷。申購時不進行扣款和凍結資金。
此外投資者還應注意不同發行方式應使用不同的申購代碼,上海以730的申購代碼認購上網發行部分,以737的申購代碼認購新股配售部分;深圳以0代碼認購上網發行部分,以8代碼認購新股配售部分。
T+1日,搖號抽簽,投資者可在所開戶的證券營業部查到申購配號。
T+2日,公布中簽結果,投資者可向證券營業部查詢中簽情況,如中簽應保證資金賬戶在T+2日收市前有足夠款項,以便證券營業部扣繳新股認購款。如中簽的投資者資金賬戶餘額不足,證券公司將按實有金額扣款,金額不足部分視為投資者放棄。
T+3日,認購繳款。中簽的投資者準備足夠的資金,在所開戶的證券營業部進行認購繳款。如有中簽,投資者的認購資金不足,按規定視同放棄認購。由於上交所規定券商須將放棄認購的相關數據於T+3日14時前認購中簽新股。
T+4日,為投資者的交割清算登記日,申購中簽者股票到賬,未中簽者資金到賬。根據上述程序,投資者同時參加二級市場的新股配售和一級市場的新股申購,這遠比單一的一級市場新股申購更能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投資者的申購號多了,中簽的機會自然也就多了。因此對於那些新股申購專業戶來說,隻要能選擇到合適的證券品種作為參加二級市場配售的橋梁,那麼投資者在從事專業申購時將會更加得心應手,並最終取得豐厚的回報。
(2)新股發行時的選擇技巧。
在交易市場的資金投入量一定的前提下,新股的發行將會抽走一部分交易市場的資金去認購新股。如果同時公開發行股票的企業很多,將會有較多的資金離開交易市場而進入股票的發行市場,使交易市場的供求狀況發生變化。但另一方麵,由於發行新股的活動,一般都通過公眾傳播媒介進行宣傳,從而又會吸引社會各界對於股票投資進行關注,進而使新股的申購數量大多超過新股的招募數量。這樣,必然會使一些沒有獲得申購機會的潛在投資者轉而將目光投向交易市場。如果這些潛在投資者經過仔細分析交易市場的上市股票後,發現某些股票本益比、本利比倍數相對低,就可能轉而在交易市場購買已上市的股票,這樣,又給交易市場注入了新的資金量。
雖然在直覺上可將新股發行與交易市場的關係作出上述簡單分析和研判,但事實上,真正的相互影響到底是正影響還是負影響發行市場,要依股市的當時情況而定,還是交易市場影響發行市場,要依股市的當時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一般來講,社會上的遊資狀況,交易市場的盛衰以及新股發行的條件,是決定發行市場與交易市場相互影響的主要因素。其具體表現是:
[1]社會上資金存量大、遊資充裕、市況好時,申購新股者必然踴躍。
[2]市況疲軟,但社會上資金較多時,申購新股者往往也較好。
[3]股票交易市場的狀況好,而且屬於強勢多頭市場時,資金擁有者往往願將閑錢投在交易市場搏擊,而不願去參加新股申購碰運氣。
[4]新股的條件優良,則不論市況如何,總會有很多人積極去申購。
在我國目前的市況下,投資者可根據新股發行與交易市場的關係,靈活地進行相應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