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0移動平均線(MA)
移動平均線,是利用統計學上moving average的方法計算而得。短期的移動平均線可以取自3~5天,中期可取12天,長期取一個月,超長期為兩月以上。平均線可反映股價的上升或下降趨勢,且平均日數愈少,趨勢反映愈靈敏,但也容易受到股價單日暴漲暴跌而扭曲長期趨勢。
2.計算公式
OSC=(Ct÷Ct-n)×100
其中:Ct為當日收市價,Ct-n為n日前收市價。
計算出的震蕩量,數值在100以上時,在繪製圖形時,即以100為基準橫軸。當動量值在100以上,是為多頭市場傾向,100以下則為空頭市場傾向,運用原則與MTM公式一樣。
4.2.12常用技術指標實戰技巧
1.均線係統
均線係統是最重要的技術指標之一,日線上關注年線的爭奪,周線上關注60周均線對股價是否形成支撐。一般而言,股價曾在底部堆量且有效站上60周均線的股票,可以斷定為中線牛股,選擇合適的價位參與將有穩定的收益。
2.成交量
成交量是股價漲升的動力,沒有底部堆量的股票即便一時上漲,其多數的命運也是從哪裏來回哪裏去。
此外股價、成交量和指標之間關聯度較高,即成交量放大股價同時大漲的股票指標運行的速度較慢,換言之就是上升空間較大;那種沒有成交量配合的股票指標運行的速度卻很快,一旦指標到頭股價也就見頂了,這樣的股票沒有可以預期的上升空間。
3.牛熊分水嶺
甄別牛熊轉換的分界嶺指標是EXPMA,該指標在日線、周線乃至月線全部金叉是迄今為止每個大牛股惟一清晰可辨的共同特征。
尋找股價站上60周均線、該指標金叉向上的個股便可以放心地進行波段操作,反之熊股的主要特征就是股價反彈的高點始終受到該指標的壓製,一路下行,無法抬頭向上。
4.波段買點和賣點
許多非強勢股票呈漲漲跌跌的波段上升趨勢,買入時可參考60分鍾的CCI指標,該指標在股價下跌時出現拐點便可買入,賣出時參考60分鍾或30分鍾的MACD、DMA指標,這兩個指標死叉向下時,預示股價將進入整理狀態。
值得提醒的是,有些股票在這兩個分時指標向下調整但股價維持橫盤不下跌,這是盤中資金高度控盤的標誌,當分時指標的均線一旦產生粘合便是股價重新上漲之時。
5.組合參數的設定
設定的組合參數係統對於波段的買點和賣點把握有一定輔助作用,如果要借鑒應用必須先下載一個能容納多種參數的軟件,其主要設定的數據是(日線):成交量設定5、10;DMA設定7、25;SLOWKD(慢速KD)設定9、3、3、5;MTM(動力指標)設定9、21;SAR設定4、4。
當其中三項以上的指標金叉向上時,該股必漲,當其中的三項以上的指標從高位死叉向下時,預示該股進入調整。在運用這些指標時還應靈活,著重注意成交量和均線係統的變化。
6.趨向指標的應用
每個軟件都有幾十種乃至上百種的技術指標,其實隻要領會和掌握其中主要的幾種指標便足夠對付炒股,需要提醒的是熊市和牛市應用的指標可以不一樣。比方說熊市裏反彈操作注重KDJ指標,隻要日線或60分鍾的KDJ指標一旦觸頂反彈必定結束。
而牛市行情根本不必關心KDJ指標,股指或股價在上升運行的途中KDJ會不斷地死叉或鈍化,但並不影響股指或股價屢創新高。牛市行情中與股指或股價關聯度較高的指標是MACD,隻要日線MACD和成交量沒有雙雙出現死叉便可以大膽做多。
4.3潛力股的尋找技法
4.3.1新股發行時尋找潛力股
新股的發行與交易市場的關係是相互影響的。了解和把握其相互影響的關係,是投資者在新股發行時,正確進行投資決策的基礎。
在交易市場的資金投入量為一定數的前提下,新股的發行,將會抽走一部分交易市場的資金去認購新股。如果同時公開發行股票的企業很多,將會有更多的資金離開交易市場而進入股票的發行市場,使交易市場的供求狀況發生變化。但另一方麵,由於發行新股的活動一般都通過公眾傳播媒介進行宣傳,從而又會吸引社會各界對於股票投資進行關注,進而使新股的申購數量大多超過新股的招募數量,這樣,必然會使一些沒有獲得申購機會的潛在投資者轉而將目光投向交易市場。如果這些潛在投資者經過仔細分析交易市場的上市股票後,發現某些股票本益比、本利比倍數相對較低,就可能轉而在交易市場購買已上市的股票。這樣,又給交易市場注入了新的資金量。
雖然在直覺上可將新股發行與交易市場的關係做出上述簡單分析和研判,但事實上,真正的相互影響到底是正影響還是負影響,是發行市場影響交易市場,還是交易市場影響發行市場,要依股市的當時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一般來講,社會上的遊資狀況,交易市場的盛衰,以及新股發行的條件,是決定發行市場與交易市場相互影響的主要因素。其具體表現是:
(1)社會上資金存量多、遊資充裕、市況好時,申購新股者必然踴躍。
(2)市況疲軟,但社會上資金較多時,申購新股者往往也比較多。
(3)股票交易市場的市況好,而且屬於強勢多頭市場時,資金擁有者往往願將閑錢投在交易市場,而不願去參加新股的申購碰碰運氣。
(4)新股的條件優良,則不論市況如何,總會有很多人積極去申購。
對於我國來講,由於目前的股票市場還處於試點階段,發行新股的企業一般都經過了嚴格的挑選,且股票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誰買到了新發行的股票,隻要耐心等待到其上市交易,就可獲得一筆額外的可觀收益。在我國目前的市況下,隻要有新股發行,投資者均宜積極申購,並可根據新股發行與交易市場的關係,靈活地進行選擇。
4.3.2新股上市時尋找潛力股
新股上市一般指的是股份公司發行的股票在證券交易所掛牌買賣。新股上市的消息,一般要在上市前的十來天,經傳播媒介公諸於眾。新股上市的時期不同,往往對股市價格走勢產生不同的影響,投資者應根據不同的走勢,來恰當地進行投資決策。
當新股在好景時上市,往往會使股價節節攀升,並帶動大勢進一步上揚,因為在大勢造好時新股上市,容易激起股民的投資欲望,使資金進一步圍攏股市,刺激股票需求。
相反,如果新股在大跌勢中上市,股價往往還呈現出進一步下跌的態勢。當然,如果在跌勢的尾期,購進具有高度成長性的新股,則收益將頗為壯觀。
此外,新股上市時,投資者還應密切地注視新上市股票的價位調整,並掌握其調整規律。一般來講,新上市股票在掛牌交易前,股權較為分散,其發行價格多為按麵額發行和中間價發行。即使是績優股票,其溢價發行價格也往往低於其市場價,以便使股份公司通過發行股票順利地實現其籌資目標。因此,在新股票上市後,由於其價格往往偏低和需求較大,一般都會出現一段價位調整時期。價位調整的方式,大體上會出現如下幾種情況:
(1)股價調整一次進行完畢,然後維持在某一合理價位進行交易。此種調整價位方式,是一口氣將行情做足,並維持其與其他股票的相對比價關係,逐漸地讓市場來接納和認同。
(2)股價一次調整過頭,繼而回跌,再維持在某一合理價位進行交易。將行情先做過頭,然後讓它回跌下來,一旦回落到與實質價位相配時,自然會有投資者來承接,然後依據自然供求狀況進行交易。
(3)股票調整到合理價位後,滑降下來整理籌碼,再做第二段行情調整回到原來的合理價位。這種調整方式,有漲有跌,可使申購股票中簽的投資者賣出後獲利再進,以致造成股市上的熱絡氣氛。
(4)股價先調整至合理價位的一半或2/3的價位水平後,即予停止,然後進行籌碼整理,讓新的投資者或市場大戶吸進足夠股票,再做第二段行情。此種調整方式,可能使心虛的投資者或心理準備不充分的股民減少盈利,但有利於富有股市實踐經驗的投資者獲利。
由此可見,有效地掌握新股上市的股價運動規律並把握價位調整方式,對於股市上的成功投資者是不可或缺的。
4.3.3分紅派息前後尋找潛力股
股份公司經營一段時間後(一般為1年),如果營運正常,產生了利潤,就要向股東分配股息和紅利。其交付方式一般有三種:
一種是以現金的形式向股東支付。這是最常見、最普通的形式。在美國,大約80%以上的公司以現金的形式進行;二是向股東贈送紅股。采取這種方式主要是為了把資金留在公司裏擴大經營,以追求公司發展的遠期利益和長遠目標。目前,深圳的股份公司多采用這種送紅股的方式分派。第三種形式是實物分派,即是把公司的產品作為股息和紅利分派給股東。這種方式,在我國目前還不多見。
在分紅派息前夕,持有股票的股東一定要密切關注與分紅派息有關的四個日期:
(1)股息宣布日,即公司董事會將分紅派息的消息公布於眾的時間。
(2)派息日,即股息正式發放給股東的日期。
(3)股權登記日,即統計和確認參加本期股息紅利分配的股東的日期。
(4)除息日,即不再享有本期股息的日期。
在這四個日期中,尤為重要的是股權登記日和除息日。由於每日有無數的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公司的股票不斷易手,這就意味著公司的股東也在不斷變化之中。因此,公司董事會在決定分紅派息時,必須明確公布股權登記日,派發股息就以登記日這一天的公司名冊為準。凡在這一天的股東名冊上記錄在案的投資者,公司承認其為股東,有權享受本期派發的股息與紅利。如果股票持有者在股權登記日之前沒有登記過戶,那麼其股票出售者的姓名仍保留在股東名冊上,這樣公司仍承認其為股東,本期股息仍會按照規定分派給股票的出售者而不是現在的持有者。由此可見,購買了股票並不一定就能得到股息紅利,隻有在股權登記日以前到登記公司辦理了登記過戶手續,才能獲取正常的股息紅利收入。
至於除息日的把握,對於投資者也至關重要。由於投資在除息日當天或以後購買的股票,已無權參加本期的股息紅利分配,因此,除息日當天的價格會與除息日前的股價有所變化。一般來講,除息日當天的股市報價就是除息參考價,也即是除息日前一天的收盤價減去每股股息後的價格。例如:某種股票計劃每股派發2元的股息,如除息日前的價格為每股11元,則除息日這天的參考報價應是9元(11元-2元)。掌握除日息前後股價的這種變化規律,有利於投資者在購股時填報適合的委托價,以有效降低購股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