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藤竹之助在對這一方案進行反複推敲、認真修改之後。第二天上午又去拜見總務部長。對方再次以冰冷的語調說:“這樣的方案,無論你製定多少帶來也沒用,因為本公司有不繳納保險的原則。”
在遭到這種拒絕的一刹那,齊藤竹之助是怎麼想的呢?他說:“我一時驚呆住了。怎麼說出如此輕侮人的話呢?昨天你說那個方案不行。我才熬了一夜重新製定方案,卻又說什麼無論拿出多少方案也白搭……
“我幾乎被這莫大的汙辱整垮了。但忽然間,我的腦海裏閃出一個念頭,那就是‘等著瞧吧,看我如何成為日本首位推銷員’的意誌以及‘我是代表公司來搞推銷的’自豪感。”
“現在與我談話的對手,雖然是總務部長,但實際上這位總務部長也代表著這家公司。因此,實際上的談判對手,是其公司整體。同樣,我也代表著整個朝日生命保險公司。我是代替朝日公司的經理到這裏來搞推銷的。我不由地這樣想道,而且我堅信:自己要推銷的生命保險,肯定對這家公司有益無害。”
“於是,我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說了聲‘那麼,再見!’就告辭了。”
從此。齊藤竹之助開始了長期、艱苦的推銷訪問,前後大約跑了300回,持續了三年之久。從齊藤竹之助的家到那家公司來回一趟需要六個小時,一天又一天,他抱著厚厚的資料,懷著“今天肯定會成功”的信念,不停地奔跑。就這樣過了三年,終於成功地完成了盼望已久的銷售。
齊藤竹之助遭拒絕的經曆實在是太多了。有一次,靠一個老朋友的介紹,他去拜見另一家公司的總務科長,談到生命保險問題時,對方說:“在我們公司裏有許多幹部反對加入保險,所以我們決定,無論誰來推銷都一律回絕。”
“能否將其中的原因對我講講?”
“這倒沒關係。”於是,對方就其中原因作了詳細的說明。
“您說的的確有道理,不過,我想針對這些問題寫篇論文,並請您過目。請您給我兩周的時間。”臨走時,齊藤竹之助問道:“如果您看了我的文章感到滿意的話,能否予以采納呢?”
“當然嘍,我一定向公司領導建議。”
齊藤竹之助連忙回公司向有經驗的老手們請教。又接連幾天奔波於商工會議所調查部、上野圖書館、日比穀圖書館之間,查閱了過去三年間的《東洋經濟新報》、《鑽石》等有關的經濟刊物,終於寫了一篇滿有把握的論文,並附有調查圖表。
兩周以後,他再去拜見那位總務科長。總務科長對他的文章非常滿意,把它推薦給總務部長和經營管理部長,進而使推銷獲得了成功。
齊藤竹之助深有感觸地說:“推銷就是初次遭到顧客拒絕之後的堅持不懈。也許你會像我那樣,連續幾十次、幾百次地遭到拒絕。然而,就在這幾十次、幾百次的拒絕之後,總有一次,顧客將同意采納你的計劃。為了這僅有一次的機會,推銷員在做著殊死的努力。推銷員的意誌與信念就顯現於此。
即使你遭到顧客的拒絕,還是要堅持繼續拜訪。如果不再去的話,顧客將無法改變原來的決定而采納你的意見,也就失去了銷售機會。”
推銷悟語:麵對拒絕惟有堅持不懈。
打破與準客戶的那道牆
古代有個叫和氏的楚國人在山上采藥,得到了一塊石頭,他認得這是寶玉,和氏決定獻給楚王。
那時候在位的是楚厲王。厲王聽說有人獻寶,非常高興,馬上召和氏上了朝堂,要和氏把寶玉拿出來看看。和氏拿出一個包得緊緊的口袋,一層層解開,引得楚王和大臣們都伸長了脖子,要看看這個如此珍藏的稀世珍寶到底是什麼樣子。誰知道解到最後,卻是一塊白色的山石。雖然顏色挺可愛,但是奇形怪狀,分明是山上隨便撿的一塊劣石。眾臣“哄”地笑起來,楚王也立時變了臉色,怒喝道:“大膽奴才,竟敢欺騙寡人,該當何罪。”
和氏不慌不忙,作揖奏道:“大王息怒,容臣稟上,這不是劣石,實在是千古難遇的奇珍。隻是未經雕琢罷了。”
楚厲王將信將疑,就派人叫宮廷裏的玉工來查看。玉工上堂後,輕輕捧起那塊白石,走到殿前,對著陽光反複觀察,調整了好幾個角度,又用舌頭幾次輕舐那塊白石,最後搖搖頭說:“大王,這是石頭。”
厲王立刻大怒,再不顧和氏苦辯,當堂砍掉了他的左腳,並把那塊石頭扔還給他,退堂去了。
後來,厲王死了,楚武王繼位後,和氏又去獻寶。武王本已聽說過他的故事,現在見他受過刖刑之後,還要來獻,心想莫非真是塊寶貝?就命他的玉工再次相看。這個玉工正是厲王的玉工的兒子,一切技藝全部從他那兒學來的。他也早聽父親說過這個傻和氏獻寶斷腿的故事,現在自己終於有機會看看它了。為了對和氏的憐憫,也為了自己的工作,詳詳細細地左看右看,對著陽光看,放到水中看,卻怎麼看也看不出裏麵有玉。他心中奇怪這個斷腿人怎麼這麼膽大,欺騙厲王,己被砍斷了一條腿,怎麼今日還敢來欺騙武王,不是找死嗎?有心替他掩飾一下,又沒有欺騙楚王的膽量,隻好再次如實稟報:“是石頭。”
武王聽了,也十分生氣,把和氏的右腳也砍斷了。和氏淋一地鮮血,艱難地爬出了大堂。
武王死後,文王繼位。和氏聽說後,就抱著那塊璞玉,在得玉的山下痛哭,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中流出血來,還痛哭不止。文王聽說後,覺得很奇怪。派人問他說:“天下被砍斷腳的人太多了,況且你兩次欺騙君上,被砍斷了腳也是罪有應得,莫非還有什麼冤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