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溫州元素——溫州人的性情品質和你不一樣(3)(3 / 3)

21世紀,是終生學習的世紀,人們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成功的速度將重新界定社會財富的二次分配額度。今後的市場經濟,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是觀念的更新,是頭腦的競賽。一個人,他明天的財富多少和他今天對新生事物反應的遲鈍與敏捷是相對應的。

有人以為,溫州人很精明,就問一位溫州企業家:“人最精明的投資是什麼?”企業家說:“那麼就投資自己的大腦吧!”溫州人之所以能夠走在全國經濟的前沿,拋開一些不可改變的客觀因素外,原因就在於頭腦。溫州人眼裏的社會是一個變化飛快的社會,他們認為,如果自己不努力學習新的賺錢觀念、新的賺錢手法、新的經營措施、那麼自己必將被淘汰。所以溫州人紛紛投資自己的大腦,自動升級自己的觀念。他們要努力使自己能夠站在前沿,與時俱進,不要讓自己落伍。

在溫州,有些人雖然年紀輕輕,但是他們的收入卻是你的10倍以上,是他們比你聰明十倍還是他們工作的時間比你多十倍?當然都不是,那麼這些溫州人一定擁有您所不知道的秘訣。

那麼溫州人的秘訣是什麼呢?在現代的溫州有這樣一個非常獨特的現象:溫州民營企業家很忙,但有兩件事再忙也不會耽誤,那就是學習和講課。溫州老板的平均年齡不大,大都在三四十歲,大部分是初中、小學畢業。伴隨著企業的發展,他們也慢慢嚐到了文化低的苦頭。溫州的民營企業,以家族式管理為主,老板文化程度不高。這種狀況,在家庭作坊時代還不算什麼;當社會進入到信息時代,家庭企業逐步上規模以後,越來越多的人感到了知識的缺乏和學習的迫切。

中國很多知名大學順應這個潮流,紛紛舉辦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學習班,吸納民營企業老板們修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聚集了300多位溫州籍企業家;中央黨校破例為60多位溫州企業家開辦過市場經濟理論培訓班。在馳名中外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攻讀EMBA的溫州老板接連不斷;上海市工商聯承辦的“民營企業領導人高級管理研修班”,連續開辦了4期,而半數以上的學員是溫州老板;在美國哈佛商學院,也經常可以看到溫州老板的身影。

除了自己不斷學習進修,溫州有眼光的老板還舍得出錢培訓員工。剛從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畢業的天正集團董事長高天樂,出資160萬元人民幣與複旦大學聯合創辦一個MBA高級研究班,公司的60多名中層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帶薪參加22門課程的MBA培訓。每年,公司在員工培訓上花費高達500萬元,最多的一個人就花了23.8萬元。

高天樂說:“前幾年是重資本和實力,手頭有錢,一兩千萬辦個廠就能成功。現在不行了,沒有高素質的人,再有經濟實力都沒有後勁。”

很少有人能夠具備與生俱來的賺錢能力,真正成功的商人肯定是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學習而逐步成功的。溫州人也是在不斷學習中,提高了自己的經商能力,而今走向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