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金錢也就慢慢演變成許多人追逐的本我欲求。許多東西正是經過較長的時間才內化在心裏,而成為本我的一部分的。自我不僅能將一些外物強化成本我,也能將一些強大的本我不斷弱化,甚至消失。這就是自我對本我思想教育的作用。
夏季天氣炎熱,嬰兒常常一絲不掛,真涼快!可是,長大後他就不會這樣做。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自我不斷地做本我的工作:“長大了,再光屁股會讓人笑話的。”自我一次又一次地回絕了本我的非分要求,自我的態度果斷而堅決。時間長了,本我就逐漸被安撫了。
一些出家的男性經過不斷地修煉,可以將本我對女色的欲求降到最低。一些大徹大悟的高人甚至可以做到“看破紅塵、寵辱不驚”。可見,本我並非洪水猛獸,它也是可以駕馭的。古人雲:“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說的是“難”移,不是不能移。
所以,人是可以改造的,也是需要改造的。而改造的方法是:自我不斷做本我的思想工作,強化符合超我要求的本我,弱化不符合超我要求的本我,使自己健康、積極地工作和生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1.先人後己
我們每個人都想從世界上獲取更多,擁有幸福的人生。然而,遺憾的是,“要想得到,必先給予”這個淺顯的道理,許多人卻渾然不知。
社會上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小聰明”行為,看似聰明,實則愚蠢:單位裏分大米,他把每一袋都過過磅,最後挑袋重一點兒的自己拿回家,也許僅比別人多得不到一斤的大米,第二天還得請假,因為昨天拎米拎得腰疼!結果是當月獎金被扣,得不償失。重要的是,大家都看到這個人如此自私,選領導時沒有人會選他,平時還會想辦法遠離他。結果,他的損失越來越大了。而另一種人則不一樣,聽說單位分大米,表現出自己的大度:“大家隨便挑,剩下那袋給我。”也許隻比別人少一斤大米,可大家都會看到他的“先人後己”。選領導時,紛紛投他一票。結果,他的座駕豪華了,房子也越分越大了。這才是真正的聰明。
西方人際關係中有一句名言: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奧秘之一就是,“一心一意幫助別人的人,到最後沒有不幫到自己的”。聖經裏也有一句話,值得我們牢記一生:“助人者,助己者也。”幫助別人,就是幫助我們自己。有個故事也能帶來啟發:
一個人被帶去參觀天堂和地獄。他先去魔鬼掌管的地獄,看到的情景令他十分吃驚:每人麵前都有豐盛的佳肴,卻沒有音樂,更沒有一張笑臉。盡管他們都坐在酒桌旁,但是人人都無精打采,瘦得皮包骨頭。他發現每人左臂都捆著一把叉,右臂捆著一把刀,刀叉把手有四尺長,使他們無法進餐,因此人人都在挨餓。
然後,他又去天堂,布置完全一樣,刀叉把手也是四尺長,然而天堂居民卻都在唱歌、歡笑。這位參觀者困惑了一下,終於看到了答案。地獄裏的每個人都試圖喂自己,結果根本吃不到東西;天堂裏的每個人都在喂對麵的人,因為互相幫助,結果也幫助了自己。
這個啟示很明白:你幫助其他人獲得他們需要的東西,你也會因此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你幫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就越多。
前些年,社會上有一種觀點的爭論,甚至大專辯論賽也以此作為辯題,至今好像也沒有令人信服的結論。那就是:“客觀為別人,主觀為自己”,還是“主觀為別人,客觀為自己”?我認為兩種說法都不準確,正確的講法應該是這樣的:“主觀為別人,客觀為別人,結果是為人也為己。”
主觀上要真誠地為別人服務,你的態度才能由內而外地統一,你的微笑才能發自內心,才能顯示出你的真誠,從而贏得他人的信任。客觀上你也要真正為別人提供良好的服務,讓別人享受到服務的好處,讓別人的付出增值,你才會有回頭客,從而財源廣進,最終實現利人利己的目標。
2.人格操守
不斷提升自我,就是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與操守。
孫中山先生,世人敬仰,也是因為他高尚的品格、博愛的胸懷和一生為民奮鬥不息的精神。美國總統林肯去世之後,他的聲譽卻愈發光大。為什麼?因為林肯生前公正自持、廉潔自守,沒有做過有損於自己的人格和名譽的事情。
應該說,“人格與操守,是世界上偉大的力量”這句話在孫中山和林肯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