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表現自我,釋放本我(4)(1 / 3)

聽完課以後,她終於明白,丈夫隨意些,暴露更多的本我,說明他在內心深處把這個家當作一個可以放鬆的港灣。如果他回家還像上班一樣嚴謹、客氣,反而會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說不定,他有了另一個可以隨意的地方。讓他隨意些吧,如果有重要客人到家,再好好收拾也不遲。反正,家還是隨意些好。從此,夫妻間笑聲多了,矛盾和爭吵少了。

還有人的家裏,進屋就要換四次拖鞋:進門換一次,廚房換一次,臥室換一次,衛生間還要換一次。你說累不累?聽著就覺得很累!其實,家裏幹淨整潔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因此而讓家庭成員覺得不自在、不隨意、不舒服。畢竟,家更多的時候是一個讓我們放鬆和休息的地方。再者,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習慣要慢慢來,急不得。

和睦的家庭,需要夫妻雙方學會相互容納對方的本我要求。

3.婆媳之間更需相互理解

人們常說,婆媳之間存在矛盾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家庭中婆媳之間發生摩擦,其主要原因是雙方隻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表現出更多的本我,而沒有理性地換位思考。

婆婆想:“我好不容易把兒子養大,供他上學,現在他有本事了,卻娶了媳婦忘了娘。以前,他有事總是和我商量,他的衣服也是我來洗;而現在,有事就找那個女人商量,衣服都讓她來洗。”所以,婆婆在潛意識裏常會有一種兒子被媳婦搶走的感覺。

媳婦則思量:“你兒子以前是你養大的不假,但他的後半生還是需要由我來照顧。可是,你還總橫挑鼻子豎挑眼的。有本事,你就照顧他一輩子嘛!再說,你兒子現在是跟我過,又不是跟你過,你還管那麼多幹嗎?”

如此一來,雙方可不是都看對方不順眼了嗎?

其實,婆媳雙方都應該換個角度來想想。為了你們共同愛著的那個人,更應該學會相互理解。

婆婆:“兒子小時候是由我照顧,我把他養大,為此我也吃了不少苦。但我兒子往後的大半生,還是需要靠這個女人來照顧。所以,我應該對她好點,我兒子也會更幸福。”

媳婦:“我丈夫從小由婆婆辛苦帶大,那時他隻會索取。現在,他學有所成,有本事了,能掙錢了,而我卻成了受益者。這都要感激婆婆,是她生了這麼好一個兒子,給我帶來了幸福,我應該像對自己媽媽一樣好好待她。”

如此想一想,婆媳雙方再看對方是不是舒服多了?

生活中需要轉變的觀念

1.父母教育子女的觀念轉變

有人說父母年齡大了,總是有些固執。其實這也很正常,他們經曆過那麼多的風風雨雨,當然會覺得有資格教訓自己的孩子。可問題是,時代在發展,年輕人必然要走向成熟,要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所以,父母該放手時就放手,才是正確的做法。

總是不放心年輕人,甚至過多幹涉子女事務的父母,應該學會轉變自己的觀念,可以這樣告訴自己:

無論過去我多麼輝煌和優秀,現在我是一位退休在家的老人,我的主要目的是好好地享受餘生。我知道,現在我比年輕人幸福,他們還需要奮鬥拚搏,要起早貪黑地上班,要看老板的眼色行事;而我卻已經可以自己支配自己,自由支配時間。

所以,我絕不應該讓壞脾氣、怒氣和抱怨,擾亂了我這難得的平靜生活,更不能讓這些幹擾子女們的生活,他們還要工作,他們需要專心致誌地工作。我已經將接力棒交給了下一代人,也已經圓滿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現在輪到他們表現了,我應該相信他們一定會做得比我更好。我清楚自己的角色,我作為父母也沒有權力去主宰他們的生活。我知道,子女們過得越好,我才能過得越好;如果他們過得不好,必然也會影響到我的生活,而我能夠做的是——管得越少越好。

是的,子女長大成人,就像小鳥的翅膀硬了,就讓他自由地飛翔吧!他會在暴風雨中得到不斷的鍛煉和成長。

2.退休後的觀念轉變

許多老幹部退休後,因受到冷落而鬱悶難挨,甚至還得了癌症、胃潰瘍,多半是心情抑鬱所致。我見到許多老領導,退休前身居高位,情緒高漲,容光煥發;可退休之後不到一年,再看到他們時,頭發花白,麵容憔悴,仿佛突然間老了許多。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的心態沒有及時調整,跟上環境的變化。

退休前,手下的人都尊敬他、奉承他,路上見了點頭微笑,過年過節都到家裏去看望他,門庭若市,送這送那,大魚大肉都吃不完;可退休後,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見麵可能都不理他了,過年過節到他家裏看望的人驟然間少了許多,門可羅雀。

一些老領導就常抱怨:“你看這小子,當年還是我提拔他當的科長,也是我把他妻子調到北京來的,我才是他的恩人呀!新局長對他有什麼貢獻?他為什麼不先來看望我這個恩人?我在台上時,他是怎麼說的?——‘一輩子也忘不了您的提攜’。你看看現在,往新局長家跑得那麼勤。唉!人心難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