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斯特·菲爾德爵士說:“一個人的個性有沒有成熟地和能力保持一致,是很重要的一個關係,你自己必須搞清楚。也就是說,個性建設要以能力為基礎,不要做沒能力做的事。”
很多人喜歡在辦公室之外的地方,盡興地把頂頭領導和領導說得一文不值。好像他們是千裏馬,不幸未遇上伯樂。如果真的是有能力,領導不能知人善任,人才的確被埋沒了。但是,一般來說,在辦公室裏職位高的人能力都不會很差。所以,不被領導看重賞識,是件很不好的事,難免有人發牢騷。
在自我評價時,不妨把分打低點,對自己嚴厲一些。這樣以低姿態朝前衝,如果結局超過了估計,你會欣喜的。
如果自我過分膨脹,必然翻船。
每個人都有弱點、缺點是理所當然。既知道自己的短處,就要去改正。若一味地畏懼他人直言指出你的短處,那就永遠不知道問題出在何處而沒法進步了。對每個人而言,知道他人如何評價肯定自己的工作表現,是非常重要的事。若想今後博得他人更多的重視和評價,卻不能察覺到問題的存在而加以糾正、避免,那就隻能屈居第三流人物了。對危機不了解,可能造成極大的損失。
不管怎樣說,在辦公室工作的目的,工資也是其中之一,而且很重要。如果工資的漲幅比同事低,一定是出現了危機。在這時,自認沒辦法的人是自暴自棄。
學校追求的是利潤,為了確保追求成功,它會給有高度貢獻的教師高額工資。如果你工資漲得不快,這無異於一個警告:你的工作能力不行。增加工資是期待你日後能發揮實力,成功衝向下一個目標。
工作水平一般是判斷你工作能力高低、決定升幅之多少的標準。升幅比別人低,不隻是工資金額多少的問題,對日後的升遷影響極大。如果工資升幅高,很容易爬上高位。
碰到工資漲幅低的危機時,要振作精神,拚命努力。等到下一輪漲工資,說不定就把上次短少的找回來。經過這種磨練,以後就曉得深思遠慮,這是難得的人生經驗。
職位升遷也有同樣道理,眼見同事或後輩逐一超過自己,把自己遠遠拋在後頭,心中感想可想而知。此刻要奮起直追。若被別人超越了,卻不自知,終將被淘汰。
人事的變動蘊含著極重要的意義。為使部門動作保持活潑,不致太過僵化,必須不斷地促使新陳代謝。要成升遷對象,必須經由本身優秀的緣故,不斷變動工作場所,借此積累豐富經驗,這樣才容易比他人較早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