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隨時進行控製做到善始善終(2)(1 / 3)

軍事管理也必須具有嚴密性。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時間)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這天是星期日,美軍官兵度假,雷達關閉,飛機艦隻停航,高射炮位無人,結果美軍損失極大,被炸毀8艘戰列艦、10艘其他主要艦隻、180架飛機,3500名美軍死亡。事件發生前的5小時,陸軍參謀長馬歇爾發出了“嚴密戒備”的電令。原來日軍偷襲前夕,美軍就截獲了表明日本將進攻美國的重要情報。然而,電報聯絡機構假日不工作,電令傳遞梗阻,導致如此嚴重的慘局。從軍事管理上說,其原因是違背了封閉原理,失去了嚴密性。

反饋控製也稱“過後行為控製”,其缺點是“滯後性”,雖然事後總結經驗教訓,可作為將來的借鑒,但有時已經造成損失。如質量檢驗雖然通過廢品率可以發現生產中的問題,但經濟損失已經不可挽回。因此,人們提倡“前饋控製法”,也就是根據對被管理對象發生變化的規律進行預測,提前修正行動。如高射炮打飛機,必須根據飛機的飛行方向、速度,算出飛機“提前量”的位置,作為射擊目標。又如預測氣候不好,影響收成,提前挖井、興修水利或安排糧食進口;市場原材料供應緊張,可提前購買、增加貯存量。經理要重視信息反饋,認真分析反饋上來的信息,及時指導本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以適應市場的變化。

五、做好監督與檢查工作

監督、檢查是為了更好地控製。在我國,領導者和群眾都是國家的主人,彼此應是平等的,因此管理中的監督、檢查具有領導與群眾之間的“雙向”特點。上級領導對下級人員的監督、檢查,使他們服從指揮,遵守製度、紀律,認真履行職責,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領導者又要接受職工群眾的監督、檢查,以避免和減少工作中的失誤,防止官僚主義、濫用職權的現象發生。

檢查過程中應恪守的原則:

(一)公正。《荀子·不苟》中有言:“公生明,偏生闇。”意思是說:公正就會明察,偏頗就會暗於事理。檢查者在檢查中,要出以公心,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不能以主觀意識代替事實,不能誇大、縮小事實,要堅決排除各種幹擾、障礙。

(二)民主。鄧小平同誌指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俗話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在檢查中,一定要聽取多方麵的意見,這有助於了解全麵的情況。

(三)規範。檢查必須依據有關法規、政策、製度、標準、計劃指標,不能從個人好惡和私利出發,不能以權謀私,拿原則做交易。

(四)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就可立即采取措施使問題得到解決。

(五)連續。通過連續不斷的檢查,獲得係統的數據資料,從中分析事物發展的規律,預測其未來的趨勢,以指導眼下的工作。

檢查中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自上而下地檢查與自下而上地檢查相結合;二是專業隊伍檢查與群眾檢查相結合;三是領導者聽彙報、看材料與親臨現場察看相結合;四是典型檢查與普遍檢查相結合;五是檢查與分析相結合}六是跟蹤檢查與階段檢查相結合;七是既要依據有關標準,又不能囿於框框,檢查中不能搞削足適履,不能硬要使客觀事實符合主觀認識,應通過檢查使主觀認識跟上客觀發展的形勢;八是檢查要與總結經驗教訓、與評比、與教育、與獎懲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九是檢查與工作改進緊密聯係起來,檢查不能走形式主義,而要及時發現偏差、問題,使之及時加以糾正,得到妥善地解決。

六、網絡技術

對工作過程實施控製,有多種方法,其中有網絡技術,線性規劃、黑箱方法。

網絡技術又稱“計劃評審技術”、“關鍵路線法”。它是應用網絡圖的形式,來反映和表達一項計劃中各項工作內容(如任務、活動過程、工序、費用等)的先後順序和相互關係以及進度安排,通過計算確定關鍵路線,並選出最優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