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成功:企業家要合理利用政治條件】
2005年4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羅幹視察美的。在美的榮譽牆前,羅幹指著牆上的榮譽獎狀笑著對美的董事長何享健說:“工會的、工商聯的、省人民政府的……老何啊,你把全國的、全省的、市裏的獎都拿完了!”
的確,美的拿了很多的榮譽,獲得很多的稱讚,但是何享健並沒有將這些歸結為自己一個人的功勞。首先,他在對外宣傳上以企業品牌為核心,將個人隱於企業之後;其次,他又能良好地駕馭政企關係,始終與政治保有一步之遙。何享健說過,企業家要懂政治,但不要搞政治,更不能熱衷於成為一個政治或明星人物。
在中國做企業,離政府遠了不行,近了也不行。因為中國還不是完全的市場經濟,不夠規範。但就算是在真正的市場經濟國家,企業也要處理好和政府的關係。企業要善於利用政府提供的有利條件。過去、現在、將來,企業都要運籌好和政府的關係,這是不能回避的。
此後,李寧領導著用自己名字命名的企業一路過關斬將,爬上了許多人認為高不可攀的山峰,繞過了大多數人沒有注意到的經營險灘,直至成為馳名中外的體育產品,與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知名品牌同台競技。一切正如李寧公司在2002年重新確定的品牌口號所說的:一切皆有可能!
以退為進,找到自身優勢最重要
“在適當的時候,要以退為進,把拳頭收回來再打出去,這樣會更有力!”
——李寧
一開始,李寧公司憑借著李寧的知名度,以及讚助各項體育賽事,很快就在國內市場上站穩了腳跟,但是隨著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不斷湧入國內市場,國內安踏、銳步等品牌的突然興起,李寧公司開始麵臨著嚴峻的挑戰。
經過一番調查,李寧發現,雖然讚助體育賽事,以及推廣全民運動活動擴大了公司的知名度,但在購買體育產品時,不少人還是優先選擇耐克和阿迪達斯,原因無他,後者更加專業、更加時尚。與此同時,李寧公司打了多年的民族牌也不再那麼有效,新一代的年輕人更注重個性和自由,看重產品所代表的文化和地位,而不僅僅是品牌所在地。以耐克為例,它的產品售價雖然高出“李寧”一倍多,但由於它成為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反而越賣越火。
2002年底,李寧公司與IBM的戰略谘詢服務團隊合作,委托它擔任自己在市場、推廣、財務等領域的專業顧問公司。後者經過一番分析診斷,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李寧公司在十多年的經營與市場競爭中已經取得顯著的業績,積累了豐富的資源,成為國內銷量第一、規模最大、認知度最高的國內體育用品品牌,同時具有完整的研發體係。進入市場早、銷售渠道基礎紮實、綜合財力良好,是李寧公司最為核心的競爭優勢。
但是由於戰略不明確,李寧公司也存在十分嚴重的弊端。具體而言,李寧品牌徘徊於時尚與專業之間,新產品的推出與淘汰具有一定的隨意性,銷售渠道重於整體控製而缺乏重點,並存在一定的混亂現象,或零售多品牌產品,或專賣李寧產品,供應鏈則長期徘徊於市場拉動型與生產導向型之間,研發體係也受此影響,缺乏主導宗旨和核心技術。
這些體現在體育賽事上,則表現為讚助賽事時不惜花重金、下血本,在做輔助配套工作時卻顯得很混亂、隨意,不注重品牌管理與維護,賽後缺乏相應的配套措施,給人的印象就是有錢,但不夠專業。
有感於此,李寧決定收縮戰略,走專業化路線,重點打造一些品牌產品,首先確定對象為年輕消費者。在一次公司例會上,他告誡在座的員工:“在適當的時候,要以退為進,把拳頭收回來再打出去,這樣會更有力!”
這種專業化首先從讚助體育賽事開始。以往,李寧公司是讚助整場體育賽事或是整支體育代表隊,如今,李寧公司則開始關注專業單項賽事,並對籃球、網球、高爾夫球等市場潛力較大的主流體育項目進行重點讚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