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秦末秘史
時廣明十分震撼,眼前的這個女人竟然要燒毀秦始皇的遺骸。日本人圖謀秦始皇陵,他一直以為他們跟別的盜墓賊一樣覬覦秦始皇陵中的寶藏,沒有想到他們的目的卻是要燒毀秦始皇的遺骸。
“秦始皇到底跟你們日本人有什麼仇?”時廣明不解地問道。以前他也涉獵過中日古代交流史的課題,但除了提出一些假設之外,也沒有什麼創建性的東西。
“反正大家都是要死的人,我也不妨讓你們死個明白。”羽田芳子想了想,說道,“其實,今天發生的這些事情,跟你也有很大的關係。”
“跟我有什麼關係?我是被迫卷入的。”時廣明納悶道。
“你還記得兩年前你在日本的演講?”羽田芳子問道,“你那次演講中提出的假設‘徐福可能就是日本開國天皇’在日本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不僅影響到日本民間,還一度驚動了政界高層。日本是個君主立憲製國家,天皇製度從遠古延續到今天,從來不曾中斷。你提出的‘徐福可能就是日本開國天皇’這個假設對日本的天皇製度意味著什麼,那是在挖天皇製度的根,動搖大和民族的魂。是你的假設,加速了我們‘秦始皇使命’的計劃。”
“你們一直在謀劃秦始皇陵,你們的計劃早就存在了。我的演講隻是提出了一個假設,並沒有任何證據。”時廣明憤憤不平。
羽田芳子說道:“我承認,曆史以來我們一直存在著一個‘秦始皇使命’,我們一直想奪取秦始皇的遺骸。你的假設隻是個引子,讓我們加快了計劃進程。”
“曆史以來?你們的計劃存在了很長的時間?”時廣明問道,“1906年,那位用現在技術測量秦始皇陵的日本學者足立喜六也是你們的人?秘道裏死去的日本軍人也是執行‘秦始皇使命’的一部分人?”
羽田芳子點點頭:“我在上麵對你說過,日本人對秦朝末年曆史的了解比你們多得多,因為徐福到達了日本,他在日本留下了有關於秦末曆史的第一手資料。秦始皇掃滅六國,為了一個女人;他派徐福出海尋找長生不老之藥,也是為了那個女人。徐福達到了日本,但他沒有找到秦始皇朝思暮想的女人。他害怕被誅,就留在日本沒有回去。”
時廣明見她目光閃爍遊離,知道她還隱瞞了一些事情,於是試探性問道:“徐福想不回去就不回去?秦始皇耗費巨資打造船隊,他就放心地讓徐福揮霍?以秦始皇的英明,他就沒有一點掣肘徐福的手段?”
“時先生果然是精明人,”羽田芳子說道,“沒錯,徐福船隊中還有一個特殊的人物,他是秦始皇派給徐福的監軍,這個人掌握了保護船隊的隨船軍隊,也就是徐福船隊中的軍事指揮官。你的推斷沒錯,這個人就是秦始皇的太子。”
“真的有個秦太子?”時廣明大為震動。
羽田芳子說道:“徐福的船隊雖然沒有完成任務,太子是要回去複命的,徐福也左右不了。但是那時秦朝的政治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秦始皇死了,死於謀殺。”
“你說秦始皇不是病死的,是死於謀殺?”時廣明對秦史尤為了解,《史記》中記載秦始皇是在巡遊途中病死的。
“病死之說隻是見於正史當中,”羽田芳子說道,“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權術史,見諸於曆史的‘燭光斧影’‘玄武門兵變’等奪權篡位的事件層出不窮。秦始皇的真正死因不是病死,而是秦始皇最小的兒子胡亥聯合趙高李斯合謀害死的。”
時廣明說道:“父親死了,那秦太子更應該回去繼承大位才是。”
“又錯了,”羽田芳子說道,“秦末的政治局勢錯綜複雜,太子雖為第一繼承人,但他人在海外鞭長莫及。胡亥蓄謀篡位的野心已久,他拉攏各方勢力、排除異己,秦始皇一死,他馬上矯詔秦始皇遺命,命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掌管天下兵權的大將蒙恬自殺。之後他又盡殺公子高、公子將閭昆弟三人以及秦始皇諸公子、公主二十多人,為了阻止太子從海外歸來,他又采取了鎖國政策。秦太子見胡亥已經羽翼豐滿,也就留在日本沒有回來。”
“你說的這些曆史都被用文字記錄下來了?”時廣明表示不相信。
“是的,我們都是將死之人,我沒有必要騙你。”羽田芳子說道,“它一直藏在日本皇室檔案庫,從來沒有公諸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