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成功需要每個人的努力——使命必達的團隊保障(3)(2 / 3)

最後是行動,就是采取實際行動來解決問題。這也是SFA最終要達到的目標。討論會上將產生一個“實行計劃”,這是一份簡單明了的對討論結果與改進意見的總結。對於工作團隊的成員來說,在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以後,就必須采取實際行動去解決問題,它要求每個成員必須身體力行。

哈佛商學院的艾米·C·愛德蒙森研究認為,在跨技能、跨學科的團隊中,那些能夠直言不諱地道出自己的觀察、關注的事和疑惑的團隊成員,比那些勉強道出自己想法的團隊成員能更好地學到新的解決問題的辦法。當團隊麵對新技術或發生其他顯著變化的轉換期,直言不諱、暢所欲言有助於成員建立信心與承諾,並激發出創意、建議和革新的理念,從而改善團隊的績效。可以說,直言不諱、暢所欲言是團隊溝通的精髓所在,聯邦快遞在這點上恰恰抓住了要害並作出了表率。

團隊管理的過程也就是溝通的過程,溝通、相互交流是團隊建設的關鍵所在。有效的團隊溝通可以保障信息的充分交流共享,可以保障不同意見的真實表達,還可以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感情交流與思想碰撞,這些都最終促進團隊績效的產生。

團隊溝通包括自上而下的溝通(團隊領導主動與團隊成員進行溝通交流)、自下而上的溝通(團隊成員主動與上級領導溝通交流)和平行溝通(團隊成員之間,團隊領導之間的溝通交流)。無論哪種溝通,隻有做到直言不諱,暢所欲言,才能達到真正有效的溝通。

因此,身為管理者,有效地溝通需要你放下管理者的權威和身份,與員工融洽相處,同時還要掌握談心的技巧,在交流中,要主動傾聽,態度要誠懇,神情要專注,多用啟發和引導的話語,避免出現斥責或生硬的打斷。如此,才能與員工進行推心置腹地交流,從而傾聽員工的心聲。

作為一名員工,與同事之間的有效溝通可以增進感情,增加默契,促進合作;與上級有效地溝通一則可以將自己合理建議被采納,二則可以增加上級對自己的了解,展示自己的能力。上級對你了解得越充分,才會對你委以重任。沒有老板會抑製能為他創造更多的價值的員工,所以,如果你能夠抓住機會,大展拳腳,取得超出領導期望的成績,還怕得不到他們的青睞嗎?

信息快遞:三招達成與領導的有效溝通

第一招:要擁有良好的向上溝通的主觀意識。有人說“要當好管理者,要先當好被管理者”。作為下屬要時刻保持主動與領導溝通的意識,領導工作往往比較較繁忙,無法麵麵俱到,保持主動與領導溝通的意識十分重要,不要僅僅埋頭於工作而忽視與上級的主動溝通,還要有效展示自我,讓你的能力和努力得到上級的高度肯定,隻有與領導保持有效的溝通,方能獲得領導器重而得到更多的機會和空間。其次要持真誠的尊重領導的態度,領導能坐到今天的位置,大多是其自己努力的結果,但領導不可能事事都能作出正確的決斷,領導時有失誤,在某些方麵可能還不如你,千萬不要因此而有居高臨下之感而滋生傲氣,隻能給工作徒增阻力,要有效表達反對意見,懂得智慧說“不”!最後要換位思考,如果我是領導我該如何處理此事而尋求對上級領導處理方法的理解!

第二招:尋找對路的向上溝通方法與渠道。尋找合適的溝通方法與渠道十分重要。我們日常上報領導的日報、周報等在現實工作中常常被我們變成了應付領導差事的工具,如何有效利用日報等常規溝通工具向上達成有效溝通的效果是我們每一個被管理者要認真思考和對待的問題。被管理者要善於研究上級領導的個性與做事風格,根據領導的個性尋找到一種有效且簡潔的溝通方式是溝通成功的關鍵!當溝通渠道被外因所阻隔要及時建立起新的溝通渠道,時刻讓領導知道你在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遇到什麼困難,需要什麼幫助。這些一定要讓你的領導知道,不要期盼你遇到問題的時候,領導都能未卜先知且能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有效的溝通是達成成功的唯一途徑!其次要掌握良好的溝通時機,善於抓住溝通契機,不一定非要在正式場合與上班時間,也不要僅僅限於工作方麵上的溝通,偶爾溝通溝通其他方麵的事情也能有效增進你與領導的默契。

第三招:有效的溝通技巧。在給足領導麵子的同時不要丟失了自我個性,千萬不要失了智慧。領導手上掌握著你急需的大量資源,不要抱怨領導對你的不重視或是偏見,首先反省自己與領導的溝通是否出現了障礙?溝通的方式是否正確?與領導溝通不等同於溜須拍馬,溝通中首先要學會傾聽,對領導的指導要加以領悟與揣摩,在表達自己意見時要讓上級感到這是他自己的意見,巧妙借領導的口陳述自己的觀點,贏得領導的認同與好感,讓溝通成為工作有效的潤滑劑而不是誤會的開端。日常工作中有時候由於溝通方式或時機等不當,造成與領導溝通出現危機,讓領導產生誤會與不信任時,要及時尋找合適的時機積極主動給予解釋清楚,從而化解領導的“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