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心中秘(1 / 2)

路山瞧了跪在麵前的三人一眼,目光落在喬任善身上,道:

“任善,你也要與他二人結拜?”

喬任善雖是半路被拉來,卻沒有半點猶豫,他對師父道:

“師父,師姐平日裏對我多有照顧,我一直把她當做自己的姐姐,而與江大哥也是一見如故,我願與他們結為異生姐弟。”

見出喬任善說得真心實意,路山也別無他法,孩子們已經長大,也有了自己的計較。與夫人對望一眼,夫人亦是笑著點點頭。遂嚴肅道:

“我年輕闖蕩江湖時,曾遇上兩個意氣相投的兄弟,雖未正式結拜,卻更勝親兄弟,為了各自生計,我們已有十餘年未見,相互之間書信卻從未斷過。當真是懷念那段一齊摸爬滾打的日子。”

“你們既然提出結拜,我定是支持的,隻不過結拜並非兒戲,一旦燒過高香,喝過血酒,便意味著生死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你們可能做到?”

江知命與路瑤先前聽得喬任善一番話,已是心中感動,他們將喬任善拉來隻是為了湊數,此時已是真心要與他結拜。

三人互相對視一眼,皆是朝路山點點頭。

路山站起身,道:

“如此,便準備準備。”

***

院中老槐樹下,一張案幾上擺了一隻香爐,一盤豬肉,一盤雞肉,還有一盤中三隻雞蛋靜靜地躺著,香爐中青煙嫋嫋。

路山立在案幾旁,一幹弟子圍成個圈,圈中跪著路瑤,江知命,喬任善三人。

有徒弟給三人分別端上一碗血酒,三人高跪著,端起手中酒,對著案幾同聲道:

“我路瑤。”

“我江知命。”

“我喬任善。”

“在此義結金蘭,生死相托,吉凶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扶。從今往後,天地為證,山海為盟,有違此誓,天地鑒之!”

言罷,三人皆是將碗中酒一飲而盡,眾弟子無不擊掌叫好。趙闖卻問師父:

“師父,為何香爐中的香,三把長一把短?”

路山見身旁幾個徒弟皆是豎起耳朵聽,笑道:

“這三把半香,是有來曆的。”

“第一把香,是效仿春秋時的羊角哀、左伯桃;第二把是效仿桃園三結義;第三把是效仿梁山好漢;剩下的半把香,則是燒給瓦崗寨兄弟的,但因為他們沒能善始善終,所以隻有半把香。”

“後麵兩把半香的故事,大家應當都比較熟悉,不用我再重複。我便與你們說說第一把香的故事罷。”

說到這,已是有徒弟搬來椅子,端來茶水,又有兩名徒弟給路山捏肩膀,餘下的皆是圍著路山,等著聽下文,反而把結拜主角三人晾在一邊。

“羊角哀、左伯桃是春秋時的讀書人,因為誌同道合、相見恨晚,就結為異性兄弟。後來,楚平王招賢納士,這二位就想一塊到楚國去,幹一番大事業。但因為兩人都比較清貧,走到半路上,就缺吃少穿了。左伯桃自知羊角哀的本事比自己大,於是就把自己的衣服和食物全都讓給羊角哀,自己卻活活凍死了。”

“羊角哀到楚國後,獲得了成功,走上了人生巔峰。在羊角哀的請求下,楚王以公卿的禮儀安葬了左伯桃。一日,羊角哀夢見左伯桃,左伯桃說自己在陰間受到別人欺負。羊角哀夢醒後,熱淚漣漣。為了到陰間去幫助左伯桃,羊角哀竟然自殺了。”

聽到這,弟子們皆動容,為羊角衰左伯桃兩人間之義氣所折服。路瑤三人也聽個真切,互相望著,手緊緊握在一起。誰說這故事不是路山故意說與三人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