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獲得好的產品創意
新產品產生的前提是必須要有好的創意。那什麼才是好的創意呢?要評價一個創意好壞與否,可以看看它是否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首先,看這個創意能給企業帶來什麼樣的戰略意義:是能給企業帶來利潤、提升品牌知名度,還是有增加消費者的好感度。這幾個方麵有時可以兼得,有時隻能選擇其一,具體怎樣做,要看企業的決策層如何選擇了。
其次,要擁有最佳的戰略成本。擁有最佳戰略成本的創意能在壓力較小的情況下,將這個卓越的創意化為現實,並讓企業得到利潤,同時也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最後,創意具有可行性,有工藝與技術保證其實現。有些創意雖好,但難以變成現實,這種創意就算不上好創意。
產品創意的來源可有很多,既可以來自企業內部職員,如銷售人員;也可以來自與企業密切相關的人,如消費者、供應者、投資者、競爭者等;還可以來自一些專業研究機構,如大學、小型技術公司等。
一家藥品生產企業新開發了一款速效藥片,卻不受消費者歡迎。銷售人員發現,消費者不願意用這種藥的真正原因是其瓶蓋不好打開。了解了這一情況後,公司立刻對包裝重新進行設計,結果,該產品暢銷起來。
去粗取精,篩選、評估創意
篩選、評估的目的在於剔除那些不值得進入研發程序的創意,它可以采用內部評估和外部評估兩種方式。
內部評估主要看創意是否與新產品戰略設定的目標相契合。具體工作有:對該類產品的技術發展方向和動向進行論證;對市場動態及該產品具備的技術優勢進行論證;對生產該產品的資源、條件進行論證;對該產品能帶來的經濟效益進行初步論證;撰寫該產品批量投產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外部評估主要是進行概念測試,即測試消費者對新產品創意的反應。該測試需要包括消費者怎樣看待、使用該產品等問題。
新產品投產前進行商業分析
商業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對產品特性和營銷戰略進行詳細的說明,同時做出必要的財務規劃。這是新產品投產前的最後一次檢查。
這個階段需要進行以下幾項工作:分析產品的收益如何,審查營銷戰略是否合適,檢驗產品是否能合法“出生”。
將創意轉化為產品——開發
開發就是將創意轉化為實際的產品。此階段包括產品製造、實驗室檢驗和消費者測試三個步驟,從而保證產品符合市場的要求。
在新產品研發方麵,為了降低風險、減少研發經費,三星主要采取與他人合作的方式進行,有時甚至與自己的直接競爭對手合作。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與索尼的合作。
2004年12月,三星與自己的老對頭索尼共同簽署了一份交叉授權協議。從此,兩家可以共享彼此擁有的共2.4萬種電子產品的專利技術——這些專利技術約占兩家公司擁有的專利總數的90%。此外,三星還和索尼合資成立了專門用於電視機的大尺寸液晶麵板公司。
對三星來說,這種合作還有另外一個好處:為競爭贏得時間。所以,三星往往能在最短的時間裏將捕捉到的客戶需求迅速轉化為產品,並以最快的速度將新產品送到客戶手中。
不可或缺的客戶體驗——市場測試
市場測試指的是在現實的購買環境中,將真實產品展現給潛在消費者,看他們是否願意購買。
市場測試有營銷測試和模擬市場測試兩種。營銷測試是指在選定區域內進行限量銷售。當營銷測試不起作用,或產品是不能讓客戶體驗、使用的消費品時,就要用到模擬市場測試。
速度製勝,迅速商業化
商業化指的是產品進入營銷階段。產品的商業化過程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所以,對中小企業來說,要占領市場,就得關注一個成功要素——速度。
企業在產品推出的時機、營銷所花費的時間上都得強調速度,否則就很可能被各種嗅到商機的競爭者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