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戰略的策略要多樣化
影響階段目標實現的因素有很多:一要看企業資源和能力的支持度、發揮度;二要看環境因素是否與預計的情況相符;三要看企業的應變策略是否適應現實環境的變化。企業所處的環境是時刻變化的,而戰略在執行中也總會遇到各種風險。這時,就需要企業正確地預估和評價風險,從而製定出應對的預案或措施。
1.多樣化策略
眾多實踐證明,任何成功的策略都是在實踐中經過反複檢驗、修正後才形成的。因此,要想獲得成功,企業就得製定多樣化的配套策略,以應對隨時變化的環境和可能遇到的風險。此外,企業成功的路徑並非隻有一條,所以,企業應該從自身的成功要素出發,思考各種能夠促使企業獲得成功的策略。
2.一種策略突出一兩項贏的要素
當各個競爭要素最終都趨向均衡時,企業要想繼續保持某種或某項競爭力,就需要持續不斷地加強那個方麵的成功要素。如某個產品的功能、購買便利性、價格、質量等要素對於客戶來說都趨於均衡時,也就是說,提供此產品的各競爭企業在這些選擇要素上最終趨同時,贏得客戶的最佳方法就是企業根據自身的情況,突出某項要素。比如,京東商城靠給客戶提供最大的便利而大獲成功,恰是這個策略的最好證明。
3.預測新的商業模式的風險,做到有備無患
新的商業模式強調的產品或服務也許會與原有的傳統商業模式相抵觸,而且這種抵觸在很大程度上可能無法避免。所以,新的商業模式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淡化當前的產品或服務,搶占現有客戶。
作為企業老板,需要辨識並製定有效的戰略措施,幫助企業從傳統商業模式順利地轉變到新的商業模式上。
新的商業模式要想取得成功,大都需經曆一段較長的摸索期。怎樣將細分市場變為大眾市場,就成為打造新的商業模式需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
企業需要做好完備的財務準備和計劃,以應付新的商業模式贏利之前的困難期。在公司遭遇“不耐煩資本”時,更需有完整的市場風險應對計劃,以保障新的商業模式能成長到贏利階段。
與在成熟市場運作的模式相比,新的商業模式在價值鏈、組織結構、內部流程、企業文化等要素上會有較大改變,作為老板,需要辨認並保障這些要素得到良好的執行。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當新的商業模式還未完全成長起來,又與傳統模式相抵觸時,企業老板仍應持續地支持創業團隊的熱情,保證這股創新活力不被傳統模式所扼殺。
在前來谘詢的企業客戶中,我們發現,大多數老板喜歡多元化經營,凡是覺著有資源、有市場的,有機會就做。他們常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有錢不掙,傻呀”。直到這些“機遇”讓自己不堪重負的時候,他們才會意識到多元化經營的風險。
這些年,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掩蓋了這一問題,當技術變革或其他變革引起整個產業發生變化時,這種廣種薄收的增長方式將真正麵臨極大的挑戰。
這種挑戰還不是致命的,真正致命的是競爭:你會做的,競爭對手也會做,也許比你做得還好。走到了這一步,企業就將麵臨關閉的境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