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怎樣加強廣播電視著作權的管理和保護
我國目前經常發生版權被侵犯的時間,但是卻很少看到有人願意尋求法律保護。所以我建議提供版權谘詢服務和版權知識培訓以增強相關人員的法律意識特別是維權意識。版權保護部門的一個重要日常任務就是提供相關的法律谘詢,在雙方簽訂協議的時候,當權利人提出了特別的要求而使製作方無法應對時,需要版權部門參與談判並給予專業幫助。另一方麵是盜版者多,分布範圍廣而侵權行為普遍較輕,即使起訴成功了,但是補償往往比所耗費的更多。所以我認為建立一個職能完善、管理高效、內外協調的版權專門管理機構,出台更為嚴謹細致的保護著作權人的法律刻不容緩,在相應的處罰上也應有所加重。有用的版權管理,需要法律法規製度來實現。明確各部門的職責,製訂獎懲措施,設置正確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節點,擬定格式合同,這些便是我認為法律應更為詳細製定的組成部分。
當然,為了解決好媒體和著作權人之間的利益關係,正確實施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保護本單位的版權利益,廣電單位進行版權管理工作也是迫在眉睫,設立版權責任製度。除此之外,最重要的還是態度,2013年的中國電視已經掉進了買版權的泥潭。我們一如既往地對中國電視人疲軟的創造性思維無能為力的同時,也結結實實地知道了中國電視的原始積累確實很可觀,他們幾乎把這個星球上在售的“秀”權都買了。但問題是,買來了之後怎麼辦?一個節目的本土化,不是對規則的肆意胡亂修改,而是結合本土實際的內容再設計。隻是希望除了法律上有保護了相關的著作權的條文,我們的廣播電視行業也有了可以讓保護的對象,完全可以自己製作的東西火了讓別人去買,而不是一味地模仿。
著作權是對於科學、文學等進行原創的作者,原創者依據相關法律對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種民事權利,它是作者在文學藝術領域創作出的智力成果,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部分。我國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著作權保護問題的研究具有十分必要的意義,不僅是國家文化戰略的需要,也是創意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更是對創作個體創新活動的有效激勵。
知識產權的實質是其實也是把人類的智力成果作為財產來看待,所以除了希望我國可以通過法律規製和自律減少在廣播電視或者其他領域著作權的侵權問題,也希望我國提高自重創新能力,可以有更多原創的東西,讓別人購買我們的版權。(作者單位:河南師範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冉儒學.當前國內真人秀節目現狀與發展趨勢[J].熒屏內外,2005(5).
[2]湛益祥.論著作權集體管理[J].法學,2001.
[3]陳進元.網絡環境下作品的使用方式和著作權的集體管理[J].北大知識產權評論,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