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廣播電視的視角淺析我國新媒體?環境下著作權的相關問題及規製研究(1 / 2)

從廣播電視的視角淺析我國新媒體環境下著作權的相關問題及規製研究

財經縱覽

作者:汪偉韜 許言午

摘要:由於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各個國家和地區廣播、電視版權的保護都麵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如廣播和電視的展現內容和表現方法被抄襲、非法使用;本文以當下最熱播的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為例,從廣播電視的視角分析當前環境下版權的相關問題及可適用的的保護策略。

關鍵詞:廣播電視;著作權;問題研究

先是13檔歌唱類選秀節目同室操戈,後有24檔親子秀節目拍馬殺到,2013年,中國真人秀節目不斷撞車。自從《爸爸去哪兒》火了以後,各地各種親子真人秀節目鋪天蓋地而來。我國國內的電視台經常在同一時間拚同一種類型的節目,比如歌唱選秀,比如親子秀,有的人對這些著作權的問題不屑一顧,覺得“天下文章一半抄”,隻有少部分人認識到知識產權的保護的必要性。

一、我國有關廣播電視節目的著作權所麵臨的問題

首先,我國廣播電視節目的製作版權創意貧乏,同質化嚴重。從《中國好聲音》到《我是歌手》,從《我們約會吧》到《非誠勿擾》,再到如今收視很高的《爸爸去哪兒》,各地衛視綜藝節目“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然而,綜藝節目“隻見引進不見輸出”“同質化”“拿來主義”卻是人盡皆知。為何各衛視對引進版權節目樂此不疲?本土原創節目難度在哪兒?

其次,行業內部缺乏自律和外部缺乏輔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從目前來看,我國對版權的管理和保護方麵的自律組織還不夠完善,發生侵權行為後大多采取訴諸法律的辦法,雖然這具有強製力的保障,但是缺少自律精神。013年,中國真人秀節目不斷撞車。而韓國卻在經曆了模仿歐美之後,逐步迎來了原創節目的黃金時代。韓國的真人秀何以受到國內製作人的熱捧?有媒體采訪了JTBC公司文化事業總部部長丁一薰,眼下在國內大火的《爸爸去哪兒》,其編劇、導演、策劃均出自該公司,《爸爸去哪兒》其實是購進了韓國《爸爸!我們去哪兒》的版權。韓國電視人如何走出困局?

另一方麵,侵權形式多樣,不易界定使得不能對新媒體侵權行為進行管理、保護。隨著手機、電腦的普遍使用,新媒體不斷發展,原創內容不斷增多,也為廣播電視節目內容、表現形式侵權行為提供了便利。以電腦互聯網為例,一方麵,正規視頻網站巨資瘋搶綜藝節目版權《爸爸去哪兒》第二季1億、《中國好聲音》第二季2.5億、《我是歌手》第二季1億,全國網收視率高達3.21,份額高達20.37%,但另一方麵,根據我國法律法的要求,隻有拿到了《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才能開展在線視頻、下載等服務。然後現實卻是很多運行商在沒有取得相關證件的情況下開展電影電視的觀看、下載行為,更為甚者傳播為法律所禁止的內容,這不僅大大降低了正版廣播電視節目的使用價值,也對觀看者造成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