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
財經縱覽
作者:方媛 劉璐
摘要:自互聯網金融興起以來,我國金融業正麵臨著深刻的變革,傳統的金融行業受到了深遠的影響,既麵臨著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機遇,也麵臨對傳統金融模式的挑戰。本文從銀行,證券,保險三個角度全麵分析了互聯網金融的影響,以期望各個機構能夠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我國金融市場的完美轉型。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利率市場化;傳統金融;影響
自2013年“餘額寶”誕生以來,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呈現出一片火熱的態勢。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有利於促進金融結構的調整,同時給傳統金融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和深遠的影響。
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給金融服務帶來了一係列的新變化:首先是打破了時空的限製。客戶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等上網終端,隨時實現資金的支付劃轉,隨時辦理任何業務。傳統的金融服務依賴於物理的網點,並且受到上下班時間的限製,交易費時費力。互聯網金融實現了客戶隨時隨地辦理業務的需求,隻要簡單的操作,便可以輕鬆完成業務的辦理。第二,通過開放式平台、大數據和雲計算的廣泛運用,可以根據網絡環境中的每個個體自身的需求為其提供更加個性化和差異化的金融產品與服務。這些新變化將帶來金融服務的根本性變革,大大提升服務的質量,拓展服務的深度。第四,虛擬化的信用平台給傳統的金融中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衝擊。傳統的金融模式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需要銀行等金融中介作為橋梁,實現資金的融通。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帶來了網上支付、信貸,經紀等商業模式,緩解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弱化了金融媒介的作用,實現了直接融資。
互聯網金融在引起金融業新變化的同時,也對傳統金融業產生了很大的衝擊。互聯網金融是金融市場化進程中重要的一步,目前市場化程度越高的行業受其影響越小。由於保險壽險剛剛開啟利率市場化,銀行貸款利率剛剛放開,因此銀行受到的衝擊可能更大。此外,由於互聯網自身的特點和局限性,產品結構複雜,專業化程度較高的行業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綜合各方麵因素考慮,在互聯網金融的浪潮中,銀行受到的衝擊最大,其次是券商,最後是保險。下麵就這三個行業的受到的影響分別進行分析。
一、銀行業
近年來我國股票市場持續低迷,銀行理財產品門檻較高,大部分投資者將錢存放在銀行取得極低的利息。餘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出現以後,改變了這種格局。資金量較小的投資者可以將錢存放在餘額寶,既滿足了流動性需求,又可以獲得高於活期存款的利息。融資較為困難的中小投資者也可以通過P2P、眾籌等新的融資模式滿足資金的需求。大量的活期存款和部分定期存款被轉投到互聯網金融產品,直接融資的方式減少了銀行的貸款業務,這兩者的共同作用使得主要以存貸款利差為利潤來源的銀行受到了很大程度的衝擊。此外,隨著支付結算技術的發展,第三支付模式得到了廣泛普及,這將給銀行傳統的支付結算方式帶來巨大的挑戰。
各大銀行紛紛采取措施應對互聯網金融的衝擊,接連推出“寶寶”類產品,部分銀行拒絕餘額寶的同業存款,甚至減少支付寶的快捷支付窗口。但是,未來存款利率市場化乃大勢所趨,金融業將麵臨一係列改革,銀行業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樹立互聯網金融的觀念,不斷采用新技術,優化客戶體驗,提高自身效率,完善管理模式才是各大銀行的最優選擇。隻有轉變傳統的觀念,加快向互聯網金融的轉型,抓住互聯網金融所帶來的機遇,應對一係列的挑戰,才能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促進銀行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