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互聯網金融理財探析(2 / 2)

互聯網金融理財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很大的製約因素。首先,信用問題,互聯網金融理財是通過網上交易來進行的,無法進行實際的信用考察,借貸雙方形成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加大了理財市場上的欺詐和違約風險。其次,互聯網金融通過網絡進行交易,具有虛擬性的特點,很容易遭受攻擊和爆發係統性故障風險,從而造成整個網絡癱瘓,甚至導致嚴重的客戶資料泄露和交易記錄損失。最後,互聯網金融理財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理財產品基本上還都是傳統理財產品演變而來,缺乏創新,同時專業人才短缺。

(三)互聯網金融理財在個人理財市場中的外部機遇

首先,居民大量的理財需求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發展動力。其次,客戶對金融服務的需求與現存的金融服務供給之間存在供需不足的尖銳矛盾,而憑借大數據和跨空間服務,互聯網金融理財可以提供比傳統理財更加優質和完善的金融服務。

(四)互聯網金融理財在個人理財市場中的外部威脅

一方麵,互聯網金融理財存在較大的道德風險,由於我國征信機製的不完善,金融市場上存在很大的信息不透明問題,導致互聯網金融理財麵臨很大的風險威脅。另一方麵,由於目前相關監管部門並沒有針對互聯網金融理財的較為完善的監管措施,致使監管不到位,存在大量的監管漏洞,導致互聯網金融理財的發展處於一定程度的野蠻生長狀態,很容易觸及到法律紅線,麵臨較大的合規風險。

三、互聯網金融理財環境下的個人理財市場發展建議和對策

(一)加強市場監管

互聯網金融不同於傳統金融,監管部門應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理財的監管,形成較為完善的市場監管體係,既不能監管過度也不能監管缺位,引導互聯網金融理財健康發展。明確互聯網金融理財市場上的法律責任,明確中介機構的平台作用。按照金融功能與法律關係,明確界定理財產品及其細分類型,並建立一致的文本規範。加強互聯網金融理財的事前、事中和事後監管。

(二)完善征信機製的建立和完善

目前我國的個人的征信機製極不健全,隻能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的信用係統查到相關信用報告,且查詢權限也受到很大限製。征信機製裏的個人信息不全麵,隻包含個人經濟方麵的信用報告,並沒有涵蓋其他的個人誠信記錄。這方麵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將個人的重要生活誠信記錄包含在征信報告中並利用大數據技術加強征信業的發展和完善。

(三)嚴控個人理財產品的經濟和技術風險

互聯網金融理財發展處於初級階段,在產品設計和技術方麵都還不夠成熟,存在較大的風險和違約,這就需要嚴控市麵上的互聯網理財產品,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機製和收益公開機製,信息的公開透明有利於引導資金的流向和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從而通過市場競爭對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進行篩選。互聯網存在較大的技術風險,這是互聯網金融區別與傳統金融的一大特點,為了盡量減少技術方麵的風險,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要嚴控在技術方麵的風險。

(四)提高投資者的投資和風險意識

雖然我國居民的理財意識越來越強烈,但是大部分居民的理財知識相當匱乏,風險意識也不夠高,麵對高收益,很多投資者就會放鬆風險防範。將資金投向高收益高風險項目,一旦違約極易引發社會問題。所以加強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提高投資理財素質也顯得至關重要。(作者單位:四川大學)

參考文獻:

[1]龔明華.聯網金融:特點、影響與風險防範[J].新金融,2014(02).

[2]謝平.互聯網金融的現實與未來[J].新金融,2014(04).

[3]宏皓.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監管[J].武漢金融,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