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鎮初具規模,城鎮化建設有新引力。目前集鎮規模達4平方公裏,工業區、商業區、居民區規劃合理,配套建設基本到位,鎮城鎮化率為50%。越來越多的村民選擇城鎮的主要因素是:一是集鎮人氣聚集,集鎮現有人口達16萬人,占全鎮人口的50%、這些人口思想活躍,創業能力強,發家致富快,有帶動力;二是集鎮資源優質。農村學校全部撤並到鎮,洋中、洋小達到了教育現代化創建各項標準,衛生院達到省示範鄉鎮衛生院標準。垃圾中轉站、汙水處理廠主體建成,農民享受優質教育資源、衛生資源和環保資源。小區住宅樓設計科學,為居民提供了舒適的居住環境。絕大部分農民為提高消費水平,改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選擇城鎮。
二、“四項推進”加快升級,為洋馬城鎮化建設創造有利條件。
我們必須采取紮實有效措施,加快實施城鎮化建設,力爭2020年城鎮化率達70%。把洋馬建成市級高效農業示範鎮、省級環境優美生態鎮、“中國藥材之鄉”品牌鎮。
推進工業擴量提質,保證足夠就業崗位。一是堅持以項目攻堅為主線,加快推進在建項目,為實施城鎮化建設開好局。二是全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引導現有企業引進國內外新裝備、新技術,推動傳統產業擴規模、上水平。鼓勵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力度,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三是加快投入回報。研究出台培植財源的獎勵措施,鼓勵規模企業擴大產能、提高效益,做大利稅蛋糕。
推進農業深度轉型,提高現代農業水平。一是全麵推進農業升級。以農業生產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為發展方向,重點發展中藥材、糧油、林業、魚畜、旅遊五大產業,中藥材麵積達8萬畝,其中菊花6萬畝,栝樓1萬畝,丹參1萬畝,其它中藥材1萬畝,糧、菜、油2萬畝,林、豬、漁1萬畝。新培植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4個,基地大戶和特色科研機構建設4個,集旅遊、觀光、垂釣、休閑為一體的農業特色景區2個,使農業全麵升級。二是全麵推進土地流轉。每年流轉土地不低於5000畝。進一步做好土地確權工作,讓農民放心流轉土地;讓農民自我‘脫殼’進城。三是全麵推進整體搬遷。在城鎮化建設進入高潮期,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實施農民整體搬遷,整體進城。
推進三產全麵發展,促進城鎮優質服務。繼續保持服務業搶市發展的態勢,合理分布市場資源,促進城鎮提供優質服務。一是建好農貿市場。以現有的農貿市場為基礎,進行招商,建設一個大型農貿批發中心,滿足3萬人口糧油、蔬菜、禽、魚、蛋、肉供應,將全鎮的農產品、海產品批發出去,同時建好一個大型中藥材批發市場。二是建好超市商業街。引進農工商、華聯等品牌企業進鎮建好兩個以上規模較大的超市。
推進社會保障建設,打造一流和諧城鎮。一是教育保障。建設2所公辦幼兒園,可供600-800名幼兒入園。擴建洋小、洋中2所學校,確保教學資源達到省優標準。二是醫療保障。新建兩幢住院樓,配建兩所社區衛生所。三是養老保障。社會散養五保老人全部入園。新辦一所供全鎮老人安度晚年的養老院。四是住房保障。在新建的每個社區中,建有一定比例的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確保低收入家庭和特困家庭進城有房住。(作者單位:鹽城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