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導員工製定清晰的職業規劃。目前公司“重使用、輕培養”的現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人才培養的氛圍不夠濃厚,人才培養手段比較單一,人才培養計劃性、針對性、係統性不強。今後要進一步強化“人才全周期培養”理念,加強人才成長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要根據員工的能力和興趣定崗,既重視員工的技能培訓,又注重員工的素質和價值觀念的培訓。同時要將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融入日常的培訓,通過培訓增強對企業的歸宿感和忠誠度。在日常工作中,員工也要切實轉變觀念,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培訓轉變,並將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利用企業提供的培訓提高自身素質,拓展職業平台。
2.深入了解員工的實際需求。培訓要做到有利於中心工作,符合當前的經營形勢,就必須了解員工在業績表現、工作技能、知識結構等方麵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充分做好準備,盡量提供差異化的培訓,增強培訓的實用性,從而保證培訓效果。此外,在培訓過程中,除了考慮崗位需求,還要考慮成人教育的特點,突出培訓對象的主體地位,提供不同的培訓,讓員工覺得自己被重視。在選擇受訓人員時,也要精挑細選,注重資質、注重潛質,開發稟賦,挖掘潛能,讓真正有需求、想進步的人得到機會,
3.注重培訓效果的反饋和激勵。實施培訓成果彙報製度,員工通過培訓,在知識、技能、態度或行為等方麵有了收獲,要通過一定的形式組織成果彙報和交流,帶動團隊成員共同提高。要建立反饋機製,培訓工作進行到一定階段或全部結束後要開展“回頭看”,評估一下我們的培訓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是否為公司帶來了應有的效益和價值?如果是,說明培訓符合了企業的真正需求。對於通過學習後工作質量明顯提高、工作業績顯著提高的員工要給予表揚,並在後續評先選優、崗位調整、加薪、幹部任用等方麵給予考慮,激發員工的持久學習動力。
4.創新培訓方式方法。調查發現在學習過程中,多途徑的信息傳遞,能使感官得到更多樣化的刺激,使學員對所學習的知識有全方位的了解,更以加深印象。所以,在具體培訓中,可采用多種方法;一是操作示範法,即培訓員在現場作指導,隨時糾正操作中的錯誤表現;二是主題式培訓法,就是按照企業需求,圍繞某一主題度身定製個性化的培訓方案,解決具體問題;三是多媒體視聽法,即運用電視機、錄像機、幻燈機、投影儀、收錄機、電影放映機等視聽教學設備為主要培訓手段進行訓練;四是網上課程學習法,如我們的遠程係統,適合於有很好的自覺性、自製力、理解力的人;五是案例研討法,即通過對特定案例的分析、辯論,受到啟發,學到新知;六是“師徒式”培訓法,即將新人與有經驗的老員工配對,一對一幫扶提高。
5.持續創建學習型企業。一方麵,要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組建一支數量足夠、質量合格、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培訓師資隊伍,條件允許時培養專職講師隊伍。另一方麵,要積極培育企業文化,選樹身邊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典型引領作用,固化學習成果,營造持久氛圍,讓學習培訓成為幹部員工的一種自覺行為和慣性追求,打造學習型組織。
總而言之,培訓是實踐公司理念和戰略意圖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創新的有效途徑,如果沒有培訓,公司的治理就會脫節和斷鏈,公司的文化和理念就無法通過員工的言行去傳播。所以,在現代化公司治理中,必須把高質量的培訓視為重點,擺在重要位置,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企業又好又快發展。(作者單位:中國石化重慶三峽石油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