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十年殷墟發掘(下) 一、 殷墟發掘的擴大(3 / 3)

當天收工後,董作賓通過村長侯得仁,找到挖到甲骨碎片的農民侯新文,好言勸慰,曉以利害,勸其將甲骨交出來。在很不情願的情況下,侯新文隻好將總計三十一塊有字的甲骨統統交了出來,此外,還有三十多個骨臼頭。董作賓在拿到甲骨之後,付給侯新文十塊大洋,這使他喜出望外,古董商人給他的價也不過如此。看到侯新文家境貧寒,人也很老實,董作賓就雇用他當發掘團的短工,使其有份收入。侯新文很滿意,可惜後來就在第十次殷墟發掘中因塌方而遇難。

侯家莊南地發掘從4月2日開始到5月31日結束,在六十天的時間內,共開坑一百二十個,占地約一千二百七十一平方米。這次發掘最為重要的發現是“大龜七版”的出土。4月11日下午五時左右快要收工的時候,石璋如在編號為HS20的灰坑底部的東北角、深一點五米堅硬的黃土層中,發現南北兩組錯落疊壓的卜用龜甲,其中南邊一組出土了六版完整的龜腹甲。龜甲出土時全部是臉朝下,有鑽鑿灼燒的背麵朝上,並且六片之間因在地下埋藏日久而緊緊粘貼在一起。北邊一組,是幾塊已經破碎了的背甲,後來經過粘對,才知是半塊背甲。

這七塊龜甲出土於同一坑中,而且土層一致,滿版都刻有文字,很是珍貴。這時,天已黑了,又陰得很重,黃土又特別堅硬,大龜版也粘得特別牢固,沒有辦法一一剔除。於是董作賓讓擴大工作麵,連龜帶土一起挖出,用厚厚的棉花裹起來,放在一個大筐子裏,由技工何國棟抱著筐子坐在馬車上運回城內工作站。

當天晚飯後,考古組的同仁們討論如何分開龜版,處理粘連在龜版上的泥土,不使龜版受損破碎。有人提出了“水侵法”、“蒸氣法”、“錐取法”等,“水侵法”太慢不起作用,“蒸氣法”太急容易損壞,“錐取法”更容易造成龜版破裂,都被否決。董作賓聽過大家的意見後說“你們的辦法都不是辦法”,便提出了“摀(焐)蒸法”。他讓人燒好一大盆熱水,將毛巾浸入熱水中,再將熱毛巾包裹住龜版,慢慢地焐,使泥土和龜版慢慢脫離。大家一試驗,此法果然可行。

清理完泥土之後仔細審視,隻見滿版都刻有文字,涉及到畋獵、祭祀、行止、風雨等項內容。董作賓進一步研究發現,七版大龜共有卜辭一百三十七條,有一百三十五條出自貞人(大犬)一人之手。小屯大連坑“大龜四版”也有貞人(大犬),他們是同一人,隻是那時(大犬)主持的占卜還很少,也不是重要的內容,顯然還是初學階段,而這個時期已是“獨當一麵的大臣了”。貞人(大犬)是屬於第三期即商王廩辛、康丁時代的貞人,“是廩辛、康丁的兩朝元老”。

還有個與貞人(大犬)有關的趣聞,當時安陽縣政府秘書張曹也愛好金文,常常與董作賓書劄往來,討論文字,聽說發現“大龜七版”後,就與縣長一同跑來觀看。張曹不解“大犬”之意,卻向縣長大談“大犬”是地不是人。董作賓就開玩笑說,貞人(大犬)即史官,是主持占卜事情的,就像秘書主持公文一樣。

董作賓讓石璋如將侯家莊南地的發掘成果寫出報告,以作為石的研究生成果報告。劉燿也將後岡的發掘成果寫出報告,經史語所第四組(考古組)小組會議通過,既沒有畢業考試,也沒有發畢業文憑,就研究生畢業了,兩人都升任正式職員“助理研究員”。

在發掘侯家莊的同時,還對與其相鄰的南霸台進行了為期二十三天的發掘,共開坑八個,占地九十三平方米,由石璋如主持。通過發掘,發現小屯與龍山兩種文化的堆積,以及各類陶器和卜用的無字甲骨等遺物。

侯家莊的發掘擴大了殷墟發掘的範圍,為殷墟洹北侯家莊西北岡殷王陵的大規模發掘奠定了基礎,是董作賓“有眼光,有才能,有膽量,有步驟,有決心的表現”。侯家莊南地甲骨的出土十分重要,發掘者石璋如在九十多歲高齡時撰文《殷墟大龜版五次三地出土小記》回憶當年的情況說:“整個事情出之意想不到,分外欣喜的莫過董作賓先生了。這批材料又是空前的大發現,它的重要性不但是比大龜四版完整,數量尤多,最大的特點,是出之小屯之外洹北的侯家莊南地,此後,侯家莊與小屯當有同等的重要了。”至此殷墟出土甲骨文的地方由原來的小屯、後岡兩處增加到了三處。後來,董作賓寫出《安陽侯家莊出土的甲骨文字》,對大龜七版作了深入研究考證。這批甲骨文也都被收入《殷墟文字乙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