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詩序
《禪月無聲》序晨崧大約是二八年夏天,我到徐州市參加一項詩詞活動,有幸結識了一位佛教界的著名大師,也是詩詞界的著名詩人。他是徐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徐州雲龍山興化寺方丈,兼淮安市慈雲寺方丈果光大師。當時給我的印象是,這位大師十分沉穩、內心,學問深,才智重,品德高,特別受人尊敬。
二九年秋末,他來到北京,將他的書畫作品,詩詞作品,佛學方麵的論著贈給了我。我愛不釋手,隻要有空就看個不停。後來,他又寄來一部詩稿,名為《禪月無聲》,囑我為之寫序。這部詩稿,我一閱讀就緊步跟尋,隨著果光大師的思路,進入到禪月心聲的清淨佳境裏了。或乘風、或泛舟、或駕車、或當步,漫遊在天庭、人間、東方、西方、大洲、大洋,以及滄桑煙波、世道輪回的乾坤世界、大宇自然之中。在動筆作序之前,由於我的激情難禁,已經從內心深處湧出了三首詩:
拜讀果光大師詩稿
一
蘭若伴孤燈,參禪過峻峰。
泰然修德善,正果悟高僧。
二
尋幽問道探真源,寂定修身悟止觀。
回首煙波依舊暗,青山坐處更參禪。
三
果光禪韻說人生,身內無弦聲自鳴。
倘到虎溪三笑地,潛心浴德學高僧。
現在繼續閱讀這部詩稿,印象更加深刻,收獲更為廣闊,對果光大師的才學、人品更加崇拜敬仰。我深深感悟到大師的“止”“觀”雙運、求探真源的心靈智慧,十分驚人,不由得令我發自內心地在“潛心浴德學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