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總經理頻繁更換深層次原因透視(1)(1 / 3)

第一節 黑色生存環境——毫無尊嚴的“總經理”

2008年,浙江金華一家生產電動工具的小型企業為了改善企業管理混亂局麵,老板從深圳外資企業聘請了一位資深職業經理人擔任總經理,新任總經理上任之後即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並屢見成效,被企業內的改革支持者譽為“王安石”。改革伊始,老板與“王安石”處於最初的蜜月期,對“王安石”的工作極為肯定,對“王安石”的各種意見和主張也極為支持。半年之後,公司利潤產值大幅度增長,質量不良率及客戶投訴率大幅度下降。這時,“王安石”卻做了一件讓企業全家族人都無法容忍的事情,嚴重觸動了家族企業不可觸動的一塊“逆鱗”。原來,自企業創辦之日起,公司門衛保安員一直以來由老板的嶽父擔任,但“嶽父大人”已經七十歲高齡,老眼昏花,精力、能力、體力、形象都不符合現代企業門衛保安員的要求,於是,“王安石”在征得老板同意之後,便將“嶽父大人”撤換掉,而聘請了一位剛從部隊退伍的年輕人擔任保安員。不想,這一事件卻引發了老板的嚴重家庭危機。老板妻子大罵丈夫不孝,竟然將自己嶽父趕出企業,一番哭鬧之後,妻子給了丈夫兩個選擇:第一,離婚;第二,將“王安石”趕出公司。丈夫也提出了折衷妥協的條件:第一,將老丈人請回來繼續工作;第二,“王安石”也繼續留任。老嶽父則固執地說:“這個總經理不走我決不回來。”在一番認真思考之後,為了家庭和睦與穩定,老板無奈選擇了妻子的第二個辦法:請“王安石”離開。於是,“王安石”沮喪地回到了深圳。家族製不觸動不行,而一旦真正觸動,就必須付出沉重的代價。這種代價要麼是老板的家庭解體或危機,要麼改革者離開企業、改革被迫停頓。家族企業結構先天就已經注定了這種最終結果。中國老板也常常下定決心去家族化,但常常把痛苦的後果與責任轉嫁到職業經理人身上。

2009年,廣東東莞市某香港獨資企業生產變壓器,由於企業經常發生產品質量事故,老板撤銷了原總經理趙總職務,新聘請了一位總經理唐先生。然而,由於趙總是公司元老級幹部,過去又從未犯過錯誤,加之老板對唐總工作能力究竟如何並不了解,所以,並未將趙總解雇,而是讓趙總繼續擔任公司副總兼管理者代表。老板想觀察一段時間再作下一步打算。於是,問題出現了:由於趙總曾擔任過兩年總經理,在公司有著相當影響力,盡管公司已經任命了唐先生為總經理,但各部門幹部員工有問題仍然還是習慣性找趙總解決,而趙總也當仁不讓、每次都直接通知召開會議解決重要問題。而且,每當公司發生什麼重大質量問題時,老板總是把趙總和唐總同時找去詢問。如果唐總出差,則公司工作由趙總全權代理,而就算是唐總不出差時,趙總至少也代理了唐總50%的工作。當公司出現重大問題時,老板往往是讓唐總與趙總兩個人同時承擔責任。在日常工作中,趙總與唐總往往在很多問題上意見無法統一,每到這個時候,兩個人就會找老板進行裁決,而裁決的事情大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這樣次數多了,老板逐漸開始厭煩起來。同時,公司各部門主管碰到問題時首先必須考慮是把這一問題交給唐總還是趙總,而無論哪一位解決,當另一位知道後都會提出相反意見。2010年,公司的產品質量不良事故率比2009年高25%,整個公司管理狀況大幅度下降。

浙江寧波某服裝行業中型家族企業,公司財務部出納員由老板表妹擔任,在很多時候,董事長(老板)撇開總經理和財務部經理,直接向出納員下達付款命令,很多付款憑證在沒有總經理和財務部經理簽字的情況也能夠支付。有時候,總經理和財務部經理已經在某一張普通付款憑證上簽字,且支付款項原因和金額也完全符合《財務管理製度》,出納員往往也要找到董事長詢問是否應該支付,這時,如果董事長工作忙或正在接待客人,就會把此事暫時擱置起來,這樣,按照公司頒布的《財務管理製度》相關程序規定明明已經可以支付的款項,也要等董事長首肯之後才能夠支付。

中國企業有一種“新人過渡期文化”,即凡有新總經理被任命時,盡管公司已經發布了正式的任命文件,但卻並不賦予其應有的職權和待遇,總是要把該職位上應有的權力和職責打一些折扣,在兩、三個月或三、五個月過去,當老板對此人認可之後才會把這些本來早就該賦予的權力交給他。中國老板常常對新任總經理說:“你剛上任,還不熟悉業務,所以,剛開始時還是由我來帶一帶你,要有一個過渡期,過幾個月等你完全熟悉工作之後,再讓你正式進入角色。”而問題往往就出現在這個“過渡期”內:由於新任總經理沒有實際職權,不能接觸到一線的信息,實際中工作不能領授實質性的工作任務,不能獨當一麵地開展工作,不能擁有一個發揮自己能力的平台,於是,每天在辦公室晃來晃去,無所事事,處於一種賦閑狀態。而這樣一種狀態給外人的印象就是此人缺乏工作能力,不思進取,對公司沒有貢獻,於是,等不到“過渡期”結束,就會有很多人到老板麵前對其說三道四、閑言碎語一多,便“三人成虎”,老板聽了之後,就會相信此人學識能力確實太差,於是便一“炒”了之。與此同時,新入職總經理由於遲遲無法進入工作狀態,成天無所事事,倍感鬱悶,無法忍受這種百無聊賴的狀態,當精神狀態達到無法承受的極限時也會主動提出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