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戰華中,蕭勁光大敗“小諸葛”白崇禧(1 / 3)

戰華中,蕭勁光大敗“小諸葛”白崇禧

曆史人物鉤沉

作者:張寧

1949年,蕭勁光率領先遣兵團,勢如破竹,一路攻擊前進。5月13日,先頭兩個師打下了黃岡、蘄春一帶的長江灘頭陣地,殲敵八個營。三幹餘人。

15日,國民黨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第十九兵團司令張軫,率一個軍部、四個師約二萬人,在武昌南部賀勝橋一帶宣布起義,蕭勁光指揮部隊策應。翌日,起義部隊與先遣兵團會師,列入人民解放軍序列,接受改編。而張軫轄屬的另一個軍卻不同意起義,隨白崇禧大部南撤,開進了湖南境內。

16日黎明,先遣兵團第一一八師肅清了武漢外圍的敵人,抵達漢口。此前白崇禧部隊已全線撤退,第一一八師毫無抵抗地進占市區。翌日,武漢三鎮宣告解放。進城當天,蕭勁光下達命令:進城部隊將馬匹全部牽出城外,並明確規定,五天之內,除夥食單位可到市麵上買菜外,官兵不得隨意上街購物。一天,一個團外出執行任務,經過百裏急行軍回到城裏時,已是萬家燈火。為了避免擾民,疲憊的官兵們全部露宿街頭。

解放軍鐵的紀律和昂揚的士氣,贏得了市民真誠的信任和擁護,也震懾了潛伏下來的土匪、偽警和特務。許多非法組織、土匪團夥主動與部隊接洽,要求收編。先遣兵團在地下黨組織的配合下,通過突擊整頓、治理,使武漢市很快恢複了生產生活秩序。

武漢解放後,蕭勁光被任命為市警備區司令員和軍事管製委員會委員。接下來,他就開始了進軍長沙、解放湖南的準備工作。他要會一會“小諸葛”。

白崇禧的如意算盤

在先遣兵團進入武漢三鎮的時候,白崇禧的主力第七、第四十八軍,已撤到長江以南。同時,華中國民黨軍政長官公署及“剿匪”總部機關,已遷至長沙。白崇禧把軍事指揮所設在了長沙藩正街市參議會樓內。

應該說,武漢失守,早在白崇禧的意料之中。所以早在新年剛過,他就做了安排。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形勢會發展得這樣快。1949年過了還不到一半,隨著渡江戰役的結束,國民黨的江山已經三分天下去其二了。白祟禧心裏明白,在解放軍勢如排山倒海的大舉進攻麵前,撤出湖北、放棄武漢是必要的,但無論如何不能再像放棄武漢一樣放棄長沙,像撤出湖北一樣撤出湖南了。這不僅在於湖南有三千萬人口,有豐富的資源,更重要的是它的戰略位置:它北接大陸腹地,南連兩廣,特別是與桂係的大本營廣西,可謂唇齒相依。它無論是對於桂係還是對於國民黨政權來說,都太重要了。所以,白祟禧驚魂稍定,就開始施展他又打又拉的慣技,著手部署新的防線。

首先,他親自登門拜會了被稱為“湖南王”的程潛。程潛是國民黨的元老,當年護國戰爭期間,他就以湘軍總司令的身份兼任過湖南省長。此後多年,一直遊弋在桂係和蔣介石之間,時而被拉時而被打,磕磕絆絆。1948年春,程潛參加副總統競選失敗,桂係的頭麵人物李宗仁在美國人的支持下當了副總統。蔣介石為牽製桂係,將程潛派回湖南,以國民黨長沙綏靖公署主任(統轄湘贛兩省)、湖南省政府主席、省保安司令、軍管區司令等多重身份坐鎮長沙。白崇禧此次來拜訪意義是多重的。表麵看來,程潛被尊為“湖南王”,是湖南人的家長,初來乍到不能不給麵子,但白崇禧真正的目的是摸底偵察,看看程潛做何打算,在桂係的棋盤上有多大價值。

白崇禧早就聽說,近幾個月來,程潛以保護湖南人的利益為旗幟,主張爭取和平。目前方興未艾、蔓延三湘的湖南人民自救運動是他默許支持的,所以,跨進程潛官邸客廳分賓主坐定,白崇禧開口就提出“以當前形勢就教”。久經官場的程潛當然明白自崇禧的目的,遂客套地回答:“國家經過八年抗戰、三年‘剿匪’之後,元氣大傷,到如今可說是民窮財盡了。但‘共匪’好戰成性,至今戰火頻頻。在危機麵前,作為一個湖南人,我必當勇往直前,為桑梓父老幹點事。”對於這樣未置可否的回答,白祟禧也不好說什麼,遂敲山震虎地說:“頌公(程潛字頌雲)所言極是。隻是一些人還在爭取什麼局部和平,今實無和平可言。所謂局部和平,等於分化我們。傅作義局部和平的辦法怎麼樣?實際上就是繳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