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師長,本人敗在你的手下,口服心服,五體投地”
1936年6月,楊得誌指揮紅二師作為紅一軍團的前衛參加西征寧夏、甘肅軍閥之戰。進入隴東的第一仗,是攻打通往寧夏要衝的國民黨環縣縣政府所在地曲子鎮。紅二師前進到離城五六裏地時,偵察員飛馬來報:寧夏軍閥馬鴻賓手下一個綽號叫“野騾子”的旅長,帶著三四百名騎兵正在鎮子裏休息。
“野騾子”本名叫冶成章,是馬鴻賓的親信和幹將。楊得誌早就聽說過,“野騾子”驕橫霸道,他的部隊還是有些戰鬥力的。早在1935年底,時任陝甘支隊第一縱隊第一大隊隊長的楊得誌,就曾與冶成章的部下、黑馬騎兵團團長馬佩清較量過,一舉生俘了馬佩清,後來還發給路費放他走了。因此,對付敵人的騎兵,楊得誌並不陌生。得知冶成章就在眼前,楊得誌立即決定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一舉殲滅他們!對於冶成章部的戰鬥力,楊得誌評價甚高:“‘野騾子’這支部隊確實能打,而且有不少亡命之徒。他們光著膀子,舉著大刀,歇斯底裏地狂喊亂叫。”事實上,之後的戰鬥確實很激烈,從下午一直進行到深夜,敵人雖大部被殲,冶成章卻帶著幾個馬弁躲進了一個窯洞。這冶成章真有點“野騾子”的愣勁頭,紅軍戰士們向他宣傳俘虜政策和民族政策,他都不予理睬。最後,戰士們扔手榴彈把他的馬弁炸死,“野騾子”的腿也被炸傷,這才把他生擒活捉。可是,這“野騾子”“野”性難馴,不但不讓紅軍醫護人員給他包紮傷口,還大言不慚地說:“你們這是打的啥仗?趁咱沒有防備突然襲擊,放暗箭算啥真本事!”“你把這匹‘騾子’牽來我看看。”楊得誌對警衛員說。
冶成章個子較高,長得很壯實,50歲上下。他敞懷露胸,頭發蓬亂,還真有點像一匹落魄的“野騾子”。警衛員告訴冶成章:這是我們的楊師長!誰料冶成章瞪了楊得誌一眼,粗聲粗氣地說:“亙古以來沒有你這種打仗祛,不宣而戰,背後放箭!有本事要明對明,一抵一地幹,哼!”對於冶成章的愚蠢無知和傲慢自大,楊得誌沒有搭理,而是義正詞嚴地說:“現在日本鬼子打進了中國,作為一個中國人,你的軍隊不但不抗日,還在這一帶燒村莊,毀牧場,搶牛羊,害人民,打紅軍!你們對人民是犯了罪的!你們對國家、對民族,對包括回族同胞在內的全國同胞是犯了罪的!我們打你們是忍無可忍,也是為了把你們‘打醒’,以便共同對付日本侵略者。我的話你懂嗎?”
冶成章啞口無言,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一屁股坐到凳子上,雙手抱住腦袋,甕聲甕氣地說:“算老子倒黴,反正這旅長當不成了,要殺要剮,聽便!我不怕死!”楊得誌把手槍掂在手裏,說:“殺你容易得很—一易如反掌。但是我不殺你,還要放你回去!”冶成章猛地抬起了頭他當然不相信楊得誌說的是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