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這光束是永恒的(3 / 3)

整座建築中最宏偉的地方是貝茨廳。它幾乎占據了圖書館的整個二樓。大廳長218英尺,寬42英尺,高50英尺,終日被窗外自然的光線照耀著。如今這裏被用作圖書閱覽室。長長的大廳擺放著長長的桌子。綠色燈罩的台燈千篇一律。大廳裏安靜至極,稀稀落落的閱讀者。偶爾的咳嗽聲,竊竊私語,走動,腳步聲,以及電腦發出的鍵盤聲。於是這靜,靜得幾乎能聽得到任何響動。然而我們坐在這裏。沒有低聲細語,甚至不敢大聲喘息。其實並不會有人注意到你,你隻是被這裏的靜謐所震懾,所感染。這間莊嚴而浩大的大廳,是以圖書館的第一個讚助者約書亞?貝茨的姓氏命名的。

然後是又高又長的薩金特走廊。這裏陳列著美國早期畫家約翰?薩金特的繪畫。薩特金在此花費了數年時光,最終以雄偉而原始的壁畫組合《宗教的勝利》,裝飾了圖書館巍峨的牆壁。不過畫廊牆壁上砂岩的色調,讓薩金特走廊有了種陰鬱而晦暗的感覺。薩金特是那個時代美國最著名的畫家之一。後來他長年住在波士頓,為這裏的諸多建築和博物館留下了永恒的遺跡。

薩金特走廊的南端是阿爾伯特?威金走廊的入口。這個寬敞的房間於1941年開始展覽威金的收藏。威金出生於波士頓,在紐約成為金融家。後來威金將他收藏的版畫和素描無償地轉贈波士頓圖書館。自此圖書館對版畫的收藏開始嶄露頭角,尤其以收藏19世紀和20世紀歐美藝術家作品而見長。威

金走廊以漂亮的中央圓頂及石膏模型的漿果圖案所裝飾。在這裏,你還可以看到窗外優雅的庭院。我們最後來到被四麵建築圍在中央的這個美麗而優雅的內庭院。事實上這裏有點像中國建築中被稱之為天井的地方,甚至一些富有的鄉間住房有這樣的格局。四麵房舍依中心天井而建,建成後中間就成為了一個露天的庭院。不知道這樣的建築格局是源自古羅馬開闊的廣場,還是古老中國幽深的庭院?但總之庭院中可供散步的長廊,就是參照古羅馬謝列利亞宮廣場的回廊而設計的。

是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庭院。一份寧靜而悠閑的所在。這裏深深吸引著那些讀書或休憩的人們。據說在波士頓眾多公共建築中,這裏是少有的一處優雅的港灣。四麵的高牆,四麵的回廊。悠閑地擺放著黑色鏤空的鐵藝座椅。隻是黑夜中很暗的廊燈,於是花園也暗到迷蒙。但可以看到夜空的月色,亦可以看到四麵樓宇的窗中,透出來那溫暖而明亮的燈光。於是那暗處的圓桌和座椅,在夜色中散發出別樣味道。

第二天清晨再度前往那座庭院。而白天的庭院凜冽的冷,卻清晰得好像進入了電視的畫麵。陽光下的回廊和廊柱,儼然古羅馬富麗的皇宮。隻是缺少了月光下的迷亂。而黑色的圓桌,雕花的鐵椅,冬日下依舊昨夜模樣。

還有昨夜星辰,昨夜的風。黑暗中向上伸展的枝形吊燈。後來竟成了圖書館的徽飾。那光束不知疲倦地照耀著。或者隻有這束光才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