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王”的太陽宮
在原先的日程安排上,我們本來是在抵達巴黎的那天下午,就參觀郊外那個宏偉壯麗的凡爾賽宮。然而陰差陽錯,凡爾賽宮竟一直被延遲到了第二天的下午,在那個已近黃昏的時刻。
此前我們已盡情領略了諸如盧浮宮、巴黎聖母院、埃菲爾鐵塔那樣的名勝,也吃盡了巴黎夏季人滿為患的苦頭。仿佛那時候全世界的人們都在旅遊,而且都擁擠在巴黎這個因藝術而著名的城市。於是擁擠的巴黎便不再動人,而據說巴黎人對旅遊者的態度也總是不夠友好。他們煩亂的心情是能夠理解的,誰願意家門口總是車水馬龍、門庭若市呢?
不知道巴黎人什麼時候才能安安靜靜地去觀看那些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化遺產?巴黎好像永遠都是旅遊的旺季,這樣的旺季會給巴黎帶來可觀的收入,但也會給市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困擾。所有值得觀賞憑吊的地方都熙熙攘攘,人滿為患。就是塞納河上的船也是前呼後擁,交相接踵。沒有辦法阻擋這來自五洲四海的人群湧入巴黎,因為文明共享已經成為一種全球的共識。
所以法國的那位女作家杜拉才會憤怒地說,在巴黎,沒有外部環境。巴黎讓人窒息。在巴黎居住得久了,便會想著逃往。逃到那些遙遠而清靜的地方。不知道路易十四是不是就是這樣離開了巴黎市中心的那個金碧輝煌的盧浮宮。
總之他突然對巴黎不感興趣了,他要逃走,並且帶著他的王朝。凡爾賽宮坐落於距巴黎約二十公裏的西南郊外。那裏是一片極為開闊的地帶。在我們前往凡爾賽宮的路上,越近皇宮的地方,周圍的房子也就越是美麗。這裏至今依然是巴黎的富人區,在此居住著社會各界名流。在他們看來似乎唯有住在這裏,才能既遠離巴黎的喧鬧,又顯示出身份的尊貴。其實古老的凡爾賽宮在路易十三時期,僅僅是皇帝用來狩獵的行宮。宮殿的規模和今天比起來也根本不能同日而語,那不過是皇帝無數行宮中極為普通的一處。是太陽王路易十四將它改建成為了今天的樣子,讓它看上去是如此氣勢恢弘,金光燦爛,就仿佛是太陽神阿波羅棲息的地方。那麼這個重建了凡爾賽宮的路易十四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物?應當說是凡爾賽宮讓我對法國波旁王朝的這位皇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如同在維也納參觀了美泉宮後,我便對哈布斯堡王朝的女皇特瑞薩滿懷了興致一樣。於是找來各種各樣的書籍,翻閱前前後後的曆史,來了解這個法國最令人稱道的君主之一。
路易十四即位時還不滿五歲。像很多的兒童皇帝一樣,王朝由母後安娜攝政,而實際權力卻掌握在法國曆史上同樣著名的紅衣主教、首相馬薩林的 博物館書 “太陽王”的太陽宮手中。這當然要歸咎於這位紅衣主教和皇後之間的那一份曖昧的關係。這也是曆代孤寂的皇後所必然的一種選擇。她盡管身為皇後,但畢竟是一個有情有欲的女人,所以床帷之中的隱秘便在所難免。這是古今中外的皇室都概莫能外的。於是擁有著皇後身與心、靈與肉的馬薩林在皇室中大權獨攬,飛揚跋扈,人心盡失。加之連年的戰爭,苛捐雜稅,人民苦不堪言,以至於連連爆發的民間起義和貴族爭鬥,迫使皇室不得不離開巴黎,逃往郊外的那座楓丹白露宮。這次來巴黎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能拜謁楓丹白露。其實我很早就知道楓丹白露,尤其喜歡這美麗的名字。這是一座路易六世時期修建的城堡,早在1137年就已經落成。後來不斷被曆代君王大規模擴建,直到十七世紀中葉成為路易十四朝廷的駐地。
皇室如此的逃亡遷徙,顛沛流離,一定給幼年的路易十四留下了深刻的陰影。他從此甚至懼怕巴黎,因為他曾經親眼看到那些拿起武器、修建街壘的人們是怎樣地向王宮進攻,以至於王室所有成員的生命都危在旦夕,王朝的統治也風雨飄搖,朝不保夕。這樣的記憶當然是令人恐懼的,但是一個孩子又能怎樣。盡管這個孩子是皇帝,但攝政的是母親,執政的是馬薩林! 直到1661年馬薩林死後,年輕的路易十四才宣布獨立執政。
而就在年輕皇帝開始親政的時刻,他所做出的第一個重大決定,就是放棄巴黎,將王宮遷到了遠離巴黎、特別是遠離盧浮宮的凡爾賽宮。不知道這個年輕人在離開巴黎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但無論如何這是個超乎尋常的選擇。不是所有皇帝都能做出這樣的選擇的,主動放棄國都皇宮,一定是有什麼特別讓他厭惡、反感,甚至屈辱的東西陰魂不散,留在那個皇宮裏,留在他的記憶中,所以他必得離開。
據說路易十四住在楓丹白露時,曾參加了當時的財政總監富愷在他的維康城堡府邸舉行的一個盛大宴會。當時維康城堡的富麗堂皇竟然已經遠遠超過了皇宮,這無疑深深刺激了剛剛親政的年輕皇帝。於是這個不明智的盛大宴會產生了兩個結果,一個是國王的火槍手以貪贓枉法的罪名逮捕了富愷,將他終身監禁;而另一個便是皇帝下決心修建一座超過富愷維康府邸的王宮。而這座偉大的建築,就是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經典之作 ——凡爾手中。這當然要歸咎於這位紅衣主教和皇後之間的那一份曖昧的關係。這也是曆代孤寂的皇後所必然的一種選擇。她盡管身為皇後,但畢竟是一個有情有欲的女人,所以床帷之中的隱秘便在所難免。這是古今中外的皇室都概莫能外的。於是擁有著皇後身與心、靈與肉的馬薩林在皇室中大權獨攬,飛揚跋扈,人心盡失。加之連年的戰爭,苛捐雜稅,人民苦不堪言,以至於連連爆發的民間起和貴族爭鬥,迫使皇室不得不離開巴黎,逃往郊外的那座楓丹白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