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選擇奧賽
巴黎最後的那個上午。
在最後的可以自由選擇的時間裏,你究竟是選擇奧賽博物館,還是那個大名鼎鼎的“巴黎春天”?
去奧賽可以看到印象派畫展,而“巴黎春天”可以購物。其實在此前,我們既參觀了盧浮宮那樣古老的藝術博物館,又曾去了拉法耶那樣的商店購物。但是無論盧浮宮,還是拉法耶,留給我們的印象都隻是差強人意。盧浮宮的展廳就像是一個繁忙的集市,拉法耶也是乏善可陳。而“巴黎春天”的連鎖店幾年前我曾在上海光顧過,當時就非常欽佩巴黎商人沒有錯上海的眼光。如今上海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而它未來的發展前景,更是世界上很多古老城市望塵莫及的。比較“巴黎春天”,我們當然毫不猶豫就選擇了奧賽藝術中心。
對我們來說,購物確乎不是最重要的。而我們不能舍棄的,是這個被稱之為“歐洲最美麗的博物館”。特別是,在盧浮宮的擁匆忙中,我們沒有能真正享受到那種參觀世界上最經典的博物館時應該有的那樣一種美好的感覺。那是你無法想象的,當盧浮宮被人群塞滿,每一幅繪畫或是雕塑的前麵都站滿了人。你要鑽進人群才能看清楚藝術品的真正麵貌,還要不停地躲避那些以藝術品為背景拍照的人們。我用我的照相機記錄下了這樣的擁擠。我甚至不敢相信這就是盧浮宮。這樣的一種觀賞狀態,和我想象中的那種在寬闊的廳堂中緩緩欣賞藝術的場景簡直天壤之別。人們走來走去,甚至漫無目的。他們的目光是遊移的,神情是浮躁的,一副知其然卻不願意知其所以然的樣子,不知道他們走進這座古代藝術的殿堂想看到的究竟是什麼。
好像人們隻是為了匆匆趕路,隻是為了曾經來過,曾經穿過這壯麗輝煌的廳堂,看到過這裏所收藏的那三件最能代表盧浮宮的展品——勝利女神雕像,維納斯,和蒙娜麗莎。
當然萬裏迢迢,我們還是要看這三件盧浮宮的寶貝。但是我隻能避開人群,才能拍下維納斯那幅沒有石頭底座的側麵照片。在擁擠的人群中,我幾乎不可能走近那座舉世聞名的偉大雕像,後來隻好在我當時拍攝的照片中,慢慢欣賞她的斷臂和裙上的皺褶,不過那已經是回家以後了。其實我知道那隻是一件複製品,當然複製的藝術也是絕頂的。想想那個在米洛島上被農民發現的原作是真正的稀世之寶,怎麼能讓人們反複拍照呢?
在雕塑館我們幾乎沒有停留,那個掀動著翅膀的勝利女神雕像也隻是遠遠地為她拍攝了一張照片。從石雕的顏色上判斷,這座色彩古舊滯重的女神像應當是原作。但後來又想,那座來自公元前古希臘時期的作品怎麼能承受得起經年累月頻頻閃亮的照相機燈光呢?那是一個完美的但沒有頭顱的女人,但豐滿的身體之美就足以令人震撼了。也許這種不完整的美就像維納斯的斷臂一樣,是一種殘缺的美,可以給人無窮想象。在如此完美的身軀之上,你當然應該想象得出她那傾城傾國的美貌。
然後便是參觀被收藏在黎賽留樓中的繪畫作品。這裏展出的大都是從十六世紀佛朗索瓦一世時期就開始收藏的繪畫珍品。這位佛朗索瓦一世皇帝酷愛運動,喜歡縱情玩樂,並且是文藝複興時代藝術和學術的倡導者,他甚、至盛情邀請過達?芬奇到法
自遙遠的1546年起,佛朗索瓦一世開始了對盧浮宮的改建,與此同時,伴隨著盧浮宮日益輝煌,這位皇帝又開始為皇宮收集那些與之相匹配的藝術珍品。那幅令世人曠古癡迷的蒙娜麗莎畫像,和那座斷臂的古希臘石雕維納斯,就是這位與眾不同的文人皇帝廣為征集的結果,於是這兩件藝術珍品便成為了盧浮宮最早的寶藏。
盧浮宮的繪畫作品多得令人眼花繚亂。但是在匆忙的行走中,你已經無法在意什麼是法蘭西畫派,什麼是意大利畫派,什麼是英國畫派,什麼是西班牙畫派了。當然更沒有時間去欣賞不同畫派的不同技法,也不可能將繪畫和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戰爭故事聯係起來。當然我們在這裏還是看到了巴黎革命,聖女貞德,乃至於拿破侖加冕時那雄居霸主的傲慢神情,那時候,他、已經成為了法國人心中的英雄。
繪畫館最後的位置是留給蒙娜麗莎的。去看望這個女人要經過一段漫長的等待。那種等待就仿佛是那個美麗的貴婦人還活著,她同意了,你才能走進她的客廳。
蒙娜麗莎是不能錯過的,於是你將永遠難忘那期待的景象。為了瞻仰達?芬奇畫出的那一抹難以名狀的微笑,來自全世界的參觀者便排起了長隊。隊伍以極為緩慢的速度向前移動著,人們等待著走到蒙娜麗莎的麵前向她頂禮膜拜。反正無論等多久都要等,不看到蒙娜麗莎就不算是來過了盧浮宮。
那是一個怎樣長長的隊伍。從一個大廳一直延伸到另一個大廳。當蒙娜麗莎終於出現在了那個遙遠的聖殿之上,人們便紛紛抬起手臂,舉起各種樣、長焦短焦的照相機,還有數碼的照相機或者攝像機……總之,足以讓蒙娜麗莎在瘋狂的閃爍中被一網打盡。於是那幅繪畫被頻頻閃亮的燈光曝光。那種閃光燈的光芒和速度足以在瞬間成百上千次殺死這個女人。
直到這一刻,我們才真正確信了盧浮宮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複製的。這是千真萬確的。我們正在被欺騙。不過,在這裏觀看欣賞複製品的感覺也會讓人激動不已。因為這裏畢竟是盧浮宮。而恰恰因為這裏是盧浮宮,而這些珍品又確實被收藏在此,所以這裏的複製品也就具有了更大的欺騙性。
這是我們離開盧浮宮的時候才有的遺憾。不過,當我們來到了貝聿銘的玻璃金字塔下,便不再為剛才那些複製品的欺騙而感慨了。因為至少貝聿銘的金字塔不是假的。後來慢慢地用一種寬容的心態來理解那些複製品,便不再斤斤計較。其實我們本來就應該知道,任何稀世珍寶都不可能被普通人經常看到,如果那樣,它們還怎麼稱得上是稀世珍寶呢?
在盧浮宮我拍攝了一些建築的畫麵。我想那些名畫名雕塑我們都能夠在印刷品中看到,但建築的恢弘所帶給我們的感覺卻是隻屬於我們自己的。盧浮宮是真正的古老真正的金碧輝煌,這裏無論是建築的格局還是博物館中隨處可見的雕塑,都讓你不能不受到震撼。巨大的皇宮,轉而又成為巨大的博物館,這是怎樣的氣魄。哪怕我們知道裝飾著這座建築的藝術品真假並存,但無論真假,它們都會讓你頓覺渺小,黯然失色。
走在光滑的大理石地麵上,穿過那些浩大的雕塑廳、繪畫廳,古埃及和古希臘的展室……你會不由得肅穆起來。感歎藝術的力量才是永恒的。那是一種靈魂的光照。
當結束了這一切,你會覺得自己豐富了許多,富有了許多。但同時也萌生了一種願望,那就是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探險家,像阿裏巴巴那樣找到深藏著那些真正珍寶的那扇門。我猜想這座隱秘的寶庫一定就在盧浮宮地下的某個部位,在那裏,那些珍品被完好地保存著,一塵不染,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