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電話營銷。電話購物伴隨著郵購銷售的出現,在20世紀初就已產生,但不能稱為電話營銷,因為電話在郵購體係中僅作為訂貨反饋媒介,即信息收集,而不負責發出,是單向溝通。
隨著電話的普及和商人們對電話媒體認識的加深,在60年代,美國產生電話營銷,通過電話向顧客提供商品和服務信息,顧客通過電話進行訂貨,形成了完善的電話營銷體係。例如,自動撥號錄音信息處理機可以自動撥號,播放有聲廣告信息,通過答複機器裝置或將電話轉給總機接線員接受顧客的訂貨。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的電話普及率就達到了80%,為電話營銷的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在80年代後半期五年中,電話營銷人員總數增加了1倍,竟有200萬人整天與電話機形影不離。80年代初,美國電話營銷代理公司不到80家,90年代初已達到500多家。據統計,1991年美國花在電話營銷上的成本比花在電視廣告上總費用多出1倍以上,通過電話營銷實現的營業額290億美元,其中還不包括旅館及旅遊的電話推銷額。
大約有2/3的美國人樂於用電話購物,但60%的人對於主動打給他們的電話持抗拒態度,他們大多為18~35歲的青年人。佛羅裏達州1991年製定了一條法律,可以讓電話用戶在電話簿上注明他們所不歡迎的推銷電話,但一年之後,僅有1500人有此要求,而電話簿上總用戶是350萬家。盡管如此,統計表明,成功的電話推銷主要來自顧客打入電話,而不是公司打出電話。看來,利用非電話手段吸引顧客打入電話,是很重要的。
(3)電視營銷。美國電視營銷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這幾年迅速發展。電視購物的顧客越來越多,商品幾乎無所不售。無疑,電視營銷是一種現代化的營銷方式。它結合了電腦、有線電視及電話係統等現代科技手段,形成了順暢而又廣闊的購遞商品通訊網絡,其前景不可限量。
電視營銷過程:首先,需要對家庭電腦、電話、電腦等設備進行簡易改裝,納入電視營銷服務係統。爾後,電視營銷商利用有線電視媒介全天候地發出商品與服務信息,屏幕上主持人以朋友的身份和親切的口吻介紹產品。觀眾可以在屏幕上選購珠寶、時裝、食品、糖果等多類商品。在展示產品的同時,也顯示價格及同類商品的參考價,采取拍賣方式時還顯示觀眾訂貨量和剩餘量。觀眾選擇訂貨後,可用聯網的電腦或電話提出訂貨,采用信用卡或其他方式付款皆可,貨物會及時送達。
一般地說,電視營銷的商品不會出現在零售店內,因此,無從比較電視營銷的商品價格是否便宜。可見,電視營銷的最大誘感力不在價格,而在於便利。
在美國,電視購物者每天約花207分鍾時間收看電視,而商店購物者僅花170分鍾收看電視。從收入情況看,電視購物家庭年收入約為3.4萬美元,甚至3萬美元以下,而商店購物者的家庭年收入為3.8萬美元。但是,年收入超過7.5萬美元的電視購物家庭在電視購物家庭總數中占8%,超過7.5萬美元的商店購物家庭占商店購物家庭總數的9%.電視購物家庭比商店購物家庭有更多的成員追逐流行,比例為26%對18%.電視購物家庭對品牌有認同感的占47%,商店購物家庭僅為33%.24~44歲的電視購物者占48%,而商店購物者占45%.另外,電視購物以女性居多。
目前,美國有兩個著名的電視營銷公司。QVC(Quality Value Convenience)和HSN(Home Shopping Net Working)。它們擁有專門的頻道播放電視購物節目,估計在全國有6000萬家庭可以收看,每分鍾可以處理2萬個購物電話。據QVC1993年統計,初次電視購物消費者消費額約為50美元,常客每年花費約531美元。電視購物的興旺景象,不僅給店鋪零售業帶來威脅,而且還引得電話公司、通訊公司紛紛涉足該領域。MCAY百貨商店計劃與HSN合作開設自己的電視營銷頻道;NORDSTROM連鎖百貨店和通用汽車公司也計劃開辦自己的電視營銷頻道。隨著新科技的發展,電視購物將順利地擴大規模,家庭辦公、家庭課堂、家庭購物勢不可擋。
權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