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驚險的跳躍--企業市場營銷權變(6)(1 / 3)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現代意義上的直接銷售才開始產生。生產企業已不是個人獨立的行為,而成為高度精密化的組織行為。因此,不是派出單個推銷員去遊說,而是派出許多推銷員,挨家挨戶去推銷商品。一個推銷員常負責向某一住宅區200~300戶居民推銷;每一位住宅區經理負責監督100~200位推銷員,且要接受地區經理的領導。

直接銷售在美國發展很快。據美國直銷協會(Direct Selling Association)統計:1988年,共有174家正式的直銷公司,擁有直銷員400萬人,總銷售額97億美元;1993年,直銷員發展為569萬人,總銷售額達150億美元,占美國商品零售總額的0.6%左右。現在美國擁有不少世界著名的直銷公司。

(2)組織與形式。銷售額常與直銷員數額成正比。大的直銷公司擁有幾十萬、上百萬名直銷員。因此,嚴密的組織是直銷成功的重要保證。

美國的直銷組織分為單層和多層兩種:

單層組織層次單一,所有直銷員都由公司直接管理。雅芳公司就屬於此類。它把全美國以百戶為標準,分成80萬個單位,由直銷員進行係統化銷售。其優點是既能準確了解市場,又能控製和管理直銷員;缺點是成本較高。

多層傳銷組織是一種金字塔型係統,每個直銷員都可以發展下層人員,一層一層地擴展,直至一個龐大的網絡。例如Mary kay公司就屬此類。其直銷員共分為五個層次:直銷員、直銷員組長、直銷指導員、高級直銷指導員、國家直銷指導員。該公司共有20萬名直銷員,越往頂層人數越少,形成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其優點是成本低,發展速度快;缺點是難於控製與管理。

美國的直接銷售形成分為兩大類:上門遊說和家庭聚會。

上門遊說起源於小販沿街叫賣。叫賣不成,就幹脆敲門入室,先介紹自己,後推銷產品,演變為挨門挨戶推銷。

家庭聚會推銷是現代推銷方法,將鄰居、朋友、熟人聚集到某人家裏,介紹產品,進行谘詢與交流,輕快愉快地購物。

據美國直銷協會統計:1989年,上門遊說推銷約占直接銷售總額的79%,家庭聚會推銷大約占21%.雅芳公司、安麗公司、Shaklee 公司等都實行上門遊說方式,而Mary kay 公司、Tupper Ware公司、Stanley公司則實行家庭聚會方式。

(3)產品與比例。美國直銷公司認為,並非所有產品都適全直接銷售,直接銷售的產品應具有攜帶方便和消費量大等特點。美國直銷公司經營的商品大體有四類:

一是家庭日用品。包括:炊事用具、餐具、室內裝飾用品、吸塵器、精洗劑、濾水器、營養食品、食品等。1988年,這類產品占全美直接銷售額的50%,1922年占42%.

二是美容護膚產品。包括化妝品、香水、護膚產品、護發素、珠寶等。1988年,這類產品大約占美國直接銷售額的33%,1992年,則占36.4%.

三是休閑類產品。包括百科全書、叢書、某些教科書、玩具、工藝品及各種休閑產品,還有計算機和計算機軟件等。1988年,這類產品大約占美國直接銷售額的8%,1992年上升為13.4%.

四是其他類產品。包括花草、書刊、照像機、嬰兒鞋、動物飼料、複印機、醫療器械等。1988年,這些產品大約占美國直接銷售額的10%,1992年下降為8.3%.

產品來源基本上是直銷公司自己加工生產,直銷員獨渠道銷售,因此,質量好、服務周到,三日內可退貨,具有一定的競爭實力。

(4)現在與未來。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美國直接銷售行業陷入困難之中。雅芳公司從80年代初開始,銷售連年徘徊不前,並且出現下滑趨勢。安麗公司,1983年,銷售額比上年減少1億美元。進入90年代,這種狀況並沒有改變。其主要原因是:消費者對挨門挨戶推銷失去了興趣;直銷公司花費在直銷員身上的成本越來越大;社會為人們提供就業和掙錢的機會越來越多;直效營銷衝擊了直接銷售。

美國直接銷售業的前景仍然暗淡。美國市場已成為一個成熟和飽和的市場。專家認為,美國直銷業的未來在於國際化,在於向國外市場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