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結構
為了說明澳大利亞是如何通過人的發展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個人和組織進步的,本書分三部分闡述,每一部分都對組織關係中的關鍵領域作了概述。
第一部分 宏觀描述:全球化,微觀經濟改革,HRD、HRM、IR之間的聯係和前景
第二部分 HRD關鍵角色的選擇
第三部分 目前的HRD實踐選擇
第一部分針對目前變化的國際環境探討了HRD的各種範式和觀點,並由此確定了HRD的理論背景。筆者特別將HRD與HRM和IR背景下的組織效能問題聯係起來,並將其與工作和生活並重的個體學習背景下的個人和專業化發展相聯係。
第二部分闡述了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加拿大學者論著中所提出的HRD從業者為提高工作績效,所必須選擇的角色和具備的能力。這些角色包括變革催化劑,需求分析師,項目的設計和促進者,培訓員,評估者、輔導員,顧問,人力資源行政管理人員等。
第三部分為人際關係領域的專業人員提供了近年來常用的實踐選擇。相關專業的學生及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可以有選擇地閱讀,並應用於他們的實踐。
如何使用本書
本書在結構安排上,努力做到學生和專業人士不必閱讀完全文,便可應用其中的某些理念。筆者努力將實踐與理論聯係起來,但更注重於實踐。當然,理論是不能被忽視的,本書每一章都闡述了當前研究和實踐的背景情況。
本書可作為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人力資源、培訓和發展等課程的一本參考書。
在堪培拉大學學習HRD的學生,現在越來越多的是成年人,而不是剛畢業的中學生,因此他們在這個領域第一次正規學習的可以是研究生課程,即為獲得畢業證書、研究生文憑或碩士學位而設的課程。各種組織的從業人員也可以通過技術教育和繼續教育或其他方式進行本科層次的HRD學習。本書是基於成人學生在工作場所、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方麵的知識和經驗而設計撰寫的。
基於這些原因,本書的定位是有相關知識的成人學生以及人力資源領域方麵的專業人士,因為他們需要一本內容涉及廣泛的專業書。本書也可作為某些組織進行自我培訓和發展,努力完善組織結構來提高生產力和效能的參考書。
主要是四種力量快速地將我們帶入了全球化時代:技術、旅行、貿易和電視。它們使世界各地的人們越來越具有共同的經曆。越來越多的人在飲食(漢堡包、比薩餅、墨西哥煎玉米餅)、時尚(工裝牛仔褲)和娛樂(電視)方麵有著共同的興趣。將近20億人次每年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從波士頓到曼穀,再到布宜諾斯艾利斯;人們看著相同的電影、相同的雜誌,跳著相同的舞蹈……
到處是市場全球化的標誌——美國公司投資了1萬多億美元到國外,雇傭了1億多外國勞動力;有十幾萬家美國公司在進行全球風險投資,資產已超過2萬億美元。美國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來源於出口貿易,這同時也為1100多萬美國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麥當勞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營著12500多家分店,並且每年新增600家新店。
在許多海灣國家,外來勞動力比本國人口還多。日本佳能公司70%的雇員在日本本土之外工作。
1997年,美國大學一半以上的工程學、數學和經濟學等專業的博士學位(PHD)授予非美國公民。
全球化的市場需要全球化的公司。這類公司反過來又創造了更加全球化的市場。消費者想要購買的東西越來越相似(包括價格和質量),這既給商業的全球化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越來越多的公司,無論大小,都意識到,要麼走向全球化,要麼就被淘汰……
摘自Michael Marquardt:《全球化優勢:世界大公司如何通過全球化提高績效》(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