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應用與意義
本項目的實施有效地解決以下問題:①通過運用現代的計算機技術建立三維仿真標本教學係統和網絡實驗室,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習者主動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提高其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創新的能力也可以有效增強;②通過標本的信息化與網絡化建設,使現有的實驗教學資源得到放大,充分彌補擴招後在實驗教學資源方麵的缺陷。在後續工作中我們計劃建立無紙化考試係統,使實驗教學和考試係統得到更多的突破。③傳統觀察大體標本要在標本缸裏,隔著容器和固定液進行大體標本觀察,不清晰,而且角度受限。標本缸比較沉重,學生觀察時容易碰壞,固定液滲漏對學生也會造成一定危害。
三、學生反饋
2009級臨床醫學專業的黃旭學生說:“使用‘網絡仿真三維標本’自我覺得比觀察真實標本更加簡便,有效。一般我們都是到實驗室捧著很重的標本觀看,而‘網絡三維標本’讓我們在網上就可以觀看標本,讓大家學習更有時間效率。操作起來,隻要點點鼠標,按按鍵,很是方便。”2009級精神衛生專業的毛曉偉學生說:“第一次接觸三維標本圖像感到十分好奇,在使用過程中才真正感受到它對學習形態學科的巨大幫助。通過網上的學習,免去在課餘時間為不能看到標本的遺憾。”形態學的最佳學習方法在於實物標本與文字描述相結合,在看標本的同時記憶組織、器官的特點,圖文並茂,記憶深刻得多,也不容易遺忘。標本庫所選的都是經典的標本,對每一個病例或組織器官的學習都有指導意義。在這些標本上,可以見到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組織學改變,可以為更多人所分享。
在形態學實驗教學過程中,通過三維標本網絡教室這種立體式、互動式的教育方式,既輔助老師教學,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曾思恩,蔡方,周英瓊,等.病理學課程的現代化改造與整體優化的研究與實踐[J].高教論壇,2004(5):102-103.
[2]左振傑,鄭昆,趙二鵬.計算機與數字影像技術在大體標本處理中的應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誌,2001;7(4):274-275.
[3]張倫,林昌虎,陳翔,等.貴州省數字化生物標本館的研究與建設[J].西南農業學報,2007,20(5):948-952.
[4]先德海,鍾建橋,張西北,等.解剖學標本考試數字化模式的建立與應用[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7,9(3),337-338.
[5]李啟華,陳學洪,盛瑤環.數字化多媒體技術在斷層解剖學標本陳列室中的應用[J].贛南醫學院學報,2008,28(5),701.
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編號200943);安徽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編號20100345);安徽醫科大學校級基金(2010xkj018)。
通訊作者:賈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