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農村人(1 / 3)

藺十誡背著比他背部還要寬大許多的背簍,裏麵裝滿了剛剛割下來的稻子。十三歲的他身材卻比同齡人瘦弱許多,但是長年累月的勞作令他的肌肉結實,小小年紀,一些肌肉的線條隱約浮現著。

奶奶行走在前邊,毒辣的太陽在夏末秋初之時依舊肆虐。黝黑的皮膚還有深刻的皺紋無不彰顯著時間的殘暴,從四歲開始就拉著藺十誡下田勞作,也帶著他去山上撿拾柴薪,把藺夏玨留在家裏照顧癡呆的老頭子,也是苦了這兩個娃娃。

“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所謂伊人,於焉逍遙。皎皎白駒,食我場藿。縶之維之,以永今夕。所謂伊人,於焉嘉客。皎皎白駒,賁然來思。爾公爾侯,逸豫無期。慎爾優遊,勉爾遁思。皎皎白駒,在彼空穀。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

奶奶沒好氣地嘀咕道:“整天瞎背這些玩意兒有什麼用?獨眼老鬼也是窮酸人一個,亂教我家娃兒。”

這句話藺十誡從四歲開始每天都能聽到不下二十遍,藺十誡也懶得再因為這種事情和奶奶吵架。和妹妹藺夏玨從小跟著村裏的獨眼老鬼學文化,也能夠寫得一手好字了。

兄妹二人的名字也是這獨眼老鬼給取的,雖然比不得致遠、靜茹、龍騰。。這些好聽的名兒,但也算是個有了能夠上戶口的資格了,管它好不好聽。

“土狗兒,劉支書說你爹媽來話兒了,明兒個就到家了,也好給你倆安排一下上學的事情。”奶奶晃了晃頭,慢悠悠說道。

藺十誡怔了怔,問道:“上學?咱家不是沒錢麼?而且我和夏玨都沒有上過小學,我們的年紀也不適合再上小學了吧。”

奶奶不再說話,一路沉悶,藺十誡依舊背著獨眼老鬼教他的《詩經》。

從三歲開始,獨眼老鬼家裏的書都被藺十誡和藺夏玨翻爛了,那些古文,兄妹倆背的滾瓜爛熟,這也是獨眼老鬼很驕傲的事情。

爺爺奶奶都是因為文革期間鬧大饑荒逃到這個村戶裏的,久而久之就在這個村裏立戶生活了,兒子藺愛國也娶了村裏的女人,兩人就去外麵打工,減輕家庭的負擔。

回到家後,村支書和父母親都在場,爺爺坐在太師椅上,癡呆地看著前方,口水流在了圍布上,藺夏玨細心將口水都擦淨,靜靜伴在老人身邊,對自己的父母親歸來也沒過多的喜悅之情。

村支書是一個高高瘦瘦的文化人,鼻梁上扛著兩個厚實的鏡片,笑起來兩眼就眯起來,皺紋擠壓在一起,像是兩朵菊花。

“嗯,事情是這麼定下來的。咱們村裏選拔考試中也隻有三個學生合格,不過你們這倆娃倒是天賦極佳,是讀書的好苗子,和市裏的五中商量好了,土狗兒和小喵子初中三年的學雜費就免了,村裏也會每月給他們倆一些經濟補貼,至少不能餓肚子不是?但是啊,這倆娃得給咱爭爭氣,拿個獎學金也好去三中讀個好高中,上個大學歸來不是給咱貼金嘛。”

藺愛國和妻子謝蘇梅緊握村支書的手,農村人不懂的太多詞彙,隻能不停說謝謝,謝蘇梅淚眼婆娑,連話都說不清楚。

畢竟日子太過清苦了,生下來的雙胞胎連小學都沒讀過,四歲就去田裏做活,當初結婚生子還借了不少債務,幾年下來也基本還清了。奈何老頭子在十誡八歲的時候突然中風,繼而又患上了老年癡呆,砸鍋賣鐵才救回一命,這不又欠下了一大筆的債務,現在打工也隻是勉強維持家裏生計,何來閑錢讓孩子上學呢?

哪個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上好日子喲!

現在村支書這麼一說,夫妻倆都想跪下來磕頭謝恩了,村支書連忙攙扶著,生怕別的人看見,那可就毀了自己的清譽,申報鎮裏的職務也會泡湯。

當晚夫妻就把孩子要生活的東西都收拾好了,但是奶奶卻強行要夏玨留在家裏,說什麼也不肯讓倆娃一起去,一定要留一個在家裏。

農村人最樸實的想法就是養兒防老,既然有了孫子孫女,加上老頭子老年癡呆,生怕出個什麼問題,奶奶也還要下田勞作,家裏總得留一個娃照顧一下老頭子吧,吃喝拉撒都是夏玨一直在照顧的,要是他倆都去上學了,家裏人咋辦?不可能讓夫妻留一個下來吧,那樣經濟收入又少了一半,還清債務的時間又得拖一拖。

想到這裏丈夫藺愛國也隻能蹲在門口抽煙歎息,妻子謝蘇梅更是無奈掉淚。

“我留在家裏。”藺十誡站在屋頂,用稚嫩的聲音吼叫道。這一嗓子帶著不甘,就像是失去了最珍愛的玩具一般。

藺愛國猛吸一口煙,嗆得眼淚打轉,謝蘇梅更是嚎啕大哭起來。

藺十誡爬下直梯走到妹妹身邊,輕聲說道:“小喵子,哥從小念書就比不上你,小爺爺也說過你腦瓜比我靈光,你才是真正的好苗子。放心去讀書,哥努力耕田養你,爺爺奶奶我照顧著呢。”

藺夏玨沒有哭,也沒有說什麼,轉身就走進了房間,繼續照顧著老頭子,也許是最後一次,估計三年之後才有機會好好看看這個曾經無比關愛他們的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