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托優秀宣傳活動,在稅收宣傳上出“新”。優秀的宣傳項目,好的宣傳創意,有助於激發廣大納稅人參與稅收宣傳的熱情。這就要求稅收宣傳工作者要具備敏銳的策劃意識和策劃能力,能夠從更深層次挖掘好的宣傳點,實現宣傳思路、宣傳方式及宣傳載體的創新,結合地方經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策劃宣傳活動。同時,宣傳手段也要出“新”,正視宣傳對象的多樣性,改變從前以印發各類宣傳材料為主的宣傳形式,要將稅收宣傳工作由過去稅務人員唱“獨角戲”轉變為和納稅人唱好“二人轉”,在充分利用稅收刊物、宣傳欄、宣傳牆等傳統載體的基礎上,通過向社會有獎征集稅收宣傳活動項目“金點子”、稅收宣傳征文,著手挖掘稅收短信、稅務網站和稅收短片等新型媒介的巨大潛力,加強與納稅人的互動,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稅收宣傳,真正引導納稅人走進稅收宣傳、理解稅收宣傳、支持稅收宣傳,並能從稅收宣傳中獲取知識、得到實惠,這樣才能使稅收宣傳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反映時代的主旋律。
(二)整合社會資源,突出稅收宣傳工作實效。稅收宣傳是各級國稅機關和廣大國稅幹部的共同職責,除了做好係統內的稅收宣傳工作之外,還要進一步擴大稅收宣傳範圍,拓展稅收宣傳深度,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加強與各級政府部門的協作,加強與宣傳、文化、公安、工商、金融等部門的聯係,邀請各職能部門積極配合、參與稅收宣傳活動,形成共同參與、積極協作的稅收宣傳環境,在提高稅收征管質量的基礎上,實現稅收宣傳和稅收征管的有機結合、密切互動和互利共贏,共同攜手開展好稅收宣傳工作。同時還要發動社會各界社會團體的力量,“依法誠信納稅,共建小康社會”是整個社會的共同要求,稅務機關要發揮基層協稅護稅組織的作用,讓其為稅收宣傳出謀劃策,借助他們的力量,深入大街小巷,走村串戶進行稅收宣傳,促進各項稅收工作有序開展,在全社會營造“協稅護稅光榮,偷稅漏稅可恥”的社會環境,實現稅收宣傳由部門行為變為政府行為。由行業宣傳變為社會宣傳。
(三)重視日常稅收宣傳,建立稅收宣傳長效機製。全社會依法誠信納稅意識的形成要靠長期的宣傳和教育,這就決定了稅收宣傳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能僅僅依靠稅收宣傳月集中突擊宣傳,要在集中宣傳的同時,高度重視日常稅收政策的宣傳。為建立稅收宣傳工作的長效機製,不僅要在一年一度的“稅收宣傳月”期間開展稅收宣傳工作,稅務部門要積極主動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機、場合,爭取常年開展稅收宣傳工作。基層國稅部門要對稅收宣傳工作進行長期的、整體的、係統的規劃,同時確定階段性的工作任務、目標和措施,建立健全稅收宣傳工作規章製度,使稅收宣傳工作有章可循,有序開展,穩步實施。通過經常性地開展稅收宣傳工作,在宣傳稅收知識的同時,擴大稅收宣傳的影響力,推動稅收宣傳向縱深發展。
(四)加大與新聞部門合作,提高稅收宣傳的社會影響。《中國稅務報》《中國稅務》《稅務研究》《涉外稅務》等報刊雜誌是稅務機關的喉舌和稅收宣傳的主渠道,主動邀請各級新聞媒體到國稅部門現場采訪,利用他們影響麵大,傳遞信息及時的特點,配合國稅部門搞好稅收宣傳工作。為充分發揮稅務報刊的稅收宣傳主陣地作用,更好地聯係納稅人,引導納稅人了解稅法,稅務部門要加強與各新聞單位的聯係與合作,一方麵宣傳誠信依法納稅的典型,對誠信納稅人在報紙上大張旗鼓地進行表彰,起到“軟廣告”的作用,既樹立了企業良好形象,也擴大了企業自身的知名度和誠信度。同時,對於那些涉稅違法的典型案例進行曝光,進行一次普及稅法的宣傳,使公民都能自覺地以法律和道德規範來約束和引導自己的行為,讓公眾更易於理解並銘記稅收宣傳內容、稅收法律和稅收理念。
(五)完善工作機製,推動稅收宣傳工作深入開展。健全的製度是做好稅收宣傳工作的保障,要通過建立、完善稅收宣傳工作的考核和激勵機製,細化稅收新聞宣傳和稅務信息目標任務,推動稅收宣傳工作向縱深開展。具體地說就是要健全宣傳工作定期彙報製度,各科室、基層分局每月都要按時上報宣傳工作完成情況,便於辦公室宣傳人員搜集信息素材;要建立宣傳稿件約稿製度,增強宣傳稿件報送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建立宣傳工作例會製度,定期召開座談會,通報宣傳工作開展情況,交流心得體會,推動工作深入開展。通過加強稅收宣傳工作製度建設,真正使基層國稅部門的稅收宣傳工作步入日常化、科學化、規範化、製度化的軌道。同時,抓好學習培訓,采取以老帶新、舉辦培訓班、定期召開座談會、選派人員外出學習培訓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稅收宣傳崗位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崗位技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稅收宣傳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