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差異化戰略一般而言,低成本戰略必須與差異化戰略結合使用。
所謂差異化,即旅遊企業向消費者提供與眾不同的產品或服務,且這種“不同”被顧客認為是有價值的,他們願意以相同或更高的價格去獲得差異化產品的超值。可見,差異化戰略旨在為對價格相對不太敏感的消費者提供服務。為此,必須首先仔細研究購買者的需求,以便決定將一種或多種差異化特征結合在一個獨特的產品和服務中達到顧客的認同與歡迎。創造差異化優勢的因素可以是旅遊產品的功能或其他特性,也可以是該產品營銷體係中的某個環節,如支付方式、促銷方式等。
(3)集中戰略集中戰略指旅遊企業集中人力、財力、物力,重點銷售一種或幾種產品,或對某種細分市場展開營銷活動。它要求所銷售的產品與服務有足夠的市場規模,有良好的市場增大潛力。它分為低成本集中和差異化集中兩類,前者強調從特定細分市場取得由成本差異換來的更大經濟回報,後者立足於有效地滿足特定細分市場的顧客利益。集中戰略能使企業憑借有限的資源參與競爭,並使營銷活動更具針對性,因而在中小旅遊企業進入市場或一般企業銷售處於成熟期的旅遊產品時大都采用這種戰略。
(4)市場領先戰略市場領先戰略又稱搶先營銷戰略,即旅遊企業總是把注意力集中於行業的製高點,在營銷組合各要素上都比競爭對手搶先一步,從而達到“先入為主”的目的。
搶先營銷戰略主要有六條實現的途徑,即供應係統、新產品開發、產品價格、技術改進、目標市場和分銷渠道。它要求實施該戰略的旅遊企業在其中某一方麵具有明顯的高層優勢。在實施市場領先戰略時,旅遊企業必須小心謹慎,以免重蹈他人覆轍,或誤入歧途,或為競爭對手鋪路。
7.4.3 品牌支撐戰略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同類旅遊產品在質量、功能、價格等方麵的差異越來越小,品牌作為一項無形資產成了旅遊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砝碼。品牌有助於旅遊企業宣傳自己的產品,樹立市場形象,建立顧客忠誠,進行市場細分,從而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
1)品牌塑造對於現代旅遊企業而言,品牌不再是簡單的產品識別標誌,它已成為企業營銷戰略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且,在旅遊行業中,企業品牌比產品品牌更為重要。
品牌塑造是一個係統工程,需要旅遊企業的長期努力(這裏指的是廣義的品牌概念)。要樹立鮮明的品牌形象,旅遊企業應從以下四個方麵入手:
首先是品牌決策,包括品牌化決策、品牌使用者決策、家族品牌決策、多品牌決策、品牌擴展決策和品牌再定位決策。它主要解決以下問題:是否給產品規定品牌名稱?是采用本企業品牌,還是采用中間商品牌或兩者兼有?各類產品分別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稱,還是統一使用一個或幾個品牌名稱?如何利用品牌開展營銷以及如何更新品牌?
其次是品牌具體設計,包括企業或產品名稱、品牌標誌和商標。高水平的品牌名稱和標誌設計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次是服務提升,即良好的品牌形象需要旅遊企業的高品質服務來支撐。因為一個強有力的品牌隻能給有競爭力的產品或服務帶來市場優勢,卻不能補償任何劣質服務,甚至可能因為一次質量事故而毀於一旦。
最後是有形展示,有效的服務展示能突出旅遊企業的產品特色,使服務有形化、具體化,從而讓顧客在購買前就能感知產品或服務的特征以及消費後所獲得的利益。旅遊企業實施有形展示策略的途徑主要有四種,即設計企業標誌、規範服務行為、美化服務環境和開展促銷活動。
2)品牌營銷戰略管理在選擇品牌營銷戰略之前,旅遊企業首先必須對企業或產品的品牌類型與品牌力進行科學的評價。旅遊企業或旅遊產品的品牌力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品牌認知,即顧客對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總體評價;二是品牌活力,指旅遊企業或產品品牌的差異化特征與顧客的關聯度。
根據自身品牌所處的市場地位,旅遊企業便可以製定相應的品牌營銷戰略了。對於新的主導產品,旅遊企業一般采取品牌培育戰略,憑借成功的品牌定位突出新品牌對消費者的獨特利益點;當新品牌轉變為發展品牌時,它已具有一定活力,但認知度偏低,這時旅遊企業應通過廣告、公關等手段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吸引消費者購買;對於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都較高的強勢品牌,旅遊企業營銷活動的中心任務是維護品牌地位,並通過新產品開發、產品改進等途徑來挖掘品牌潛力;對於市場逐漸萎縮的品牌產品,旅遊企業應針對顧客需求的變化創造新的品牌特色,常用的兩種方法是進行品牌重新定位或將品牌投入新的市場。
7.4.4 產品升級戰略
旅遊產品是旅遊市場營銷活動的基礎,一方麵,旅遊企業必須根據市場需求來開發、設計適銷對路的產品;另一方麵,特色鮮明、功能多樣的旅遊產品能有效地刺激和引導旅遊需求。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看,旅遊產品升級戰略主要討論兩個問題,一是旅遊新產品開發,二是不同產品生命周期階段的旅遊營銷策略。
1)產品升級的具體內容市場營銷觀點認為,凡是對產品整體概念中任何一部分進行創新,並能給消費者帶來新利益的產品,都可稱作是新產品。一般情況下,旅遊企業更加強調這種創新,因為創新意味著更暢銷的旅遊產品和更可觀的銷售收入。因此,在這裏我們將從改進的角度來談談旅遊產品升級的具體內容。
(1)產品形式創新產品形式是旅遊產品以目的地遊覽活動為基礎的有形和無形要素的組合,它一般由六個要素構成,即目的地形象、目的地景物及環境、目的地設施及服務、目的地的可進入性、具體活動安排和提供給顧客的價格。旅遊企業變換以上任何一種組合要素都能使產品形式發生變化,如改變交通工具、增加旅遊景點等。產品形式創新往往不需要額外的支出,卻能給旅遊者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2)產品功能提升產品功能即旅遊產品能帶給顧客的利益和效用,它是吸引旅遊者的關鍵。從旅遊需求的角度來分析,產品功能提升主要包括兩層的含義:一是隨著專項旅遊的發展,旅遊產品趨於專業化,以滿足專項旅遊者的特定需求;二是現代旅遊活動向主題式、參與性、綜合性方向發展,這要求旅遊產品在具有核心功能的同時,盡可能多地帶給旅遊者其他利益。
(3)產品內容擴充這裏的產品內容指的是旅遊產品的有形部分,即旅遊企業在宣傳冊或報價單中標明的正式提供的產品,如旅遊景點、地方風味、文娛表演等。旅遊產品內容擴充即指旅遊企業通過合理安排時間和控製成本,在同樣的行程裏,以相同的價格為顧客提供更多、更好的旅遊供給要素。
(4)服務質量強化無形服務是旅遊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品質的服務有助於旅遊企業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從而建立起他們對本企業的品牌忠誠。強化旅遊服務質量主要通過企業信息提供、服務表現、售後服務等環節體現出來,其目的是提高旅遊者旅行經曆的方便度、安全度和愉悅度。
上述產品升級的具體內容在飯店業新產品的開發中,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麵的創新上:一是研究開發具有個性化的飯店產品;二是研究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飯店產品;三是研究開發具有多功能的飯店產品;四是研究開發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飯店產品;五是研究開發體現區域特色的飯店產品;六是研究開發具有環保性的飯店產品。
“觀念應用7—1”
長城飯店宴會外賣——酒席擺到長城上北京相當一部分五星級飯店提供外賣服務,當顧客要求把宴會安排在長城之上時,宴會部就會帶上美酒、美食、美廚,開著冷藏車、保溫車、大卡車、大客車,宴會服務員、酒吧服務員、電工、保衛員、義務員一同出動,直開長城。
他們所能提供的宴會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無論是客戶需要燒烤,還是雞尾酒會,或者是各國風味美食,飯店均能根據客戶要求提供。
問題:這些飯店是如何進行產品升級的?
分析提示:宴會外賣就是根據顧客的需求,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基礎上,將飯店內產品的營銷空間拓展,通過變換空間來豐富產品形式,給遊客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達到產品的升級。
2)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的營銷策略與一般產品類似,旅遊產品也要經曆一個從研究、開發並投入市場,然後成長、成熟和衰退直至退出市場的過程,這就是旅遊產品的生命周期,它是以旅遊企業銷售某產品的收入及利潤的變化來衡量的。在不同的產品生命周期階段,旅遊企業所麵臨的經營環境具有明顯的差別,所采取的市場營銷策略也各有側重點。
基於產品生命周期階段的旅遊營銷策略旅遊產品生命周期階段經營環境營銷策略營銷目標投入期產品知名度低需求量小競爭者少刺激基本需求介紹產品建立分銷網絡撇脂定價或滲透定價提高產品知名度盡快進入和占領市場成長期市場迅速擴展分銷渠道增多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競爭者逐漸增多擴大產品利益宣傳品牌選擇分銷渠道適當調價強化產品和服務質量迅速擴大銷售能力成熟期市場趨於穩定分銷渠道定型營銷費用增加競爭激烈改進產品、降低成本強調市場細分提升企業形象充分利用分銷渠道實施價格戰略維護市場占有率延長產品生命周期衰退期需求量減小競爭者減少調整產品組合集中促銷維護企業聲譽保留分銷關係削價或大幅度削價有計劃地淘汰滯銷產品。
“小資料7—1”
飯店產品生命周期的變異飯店的每一種產品在市場上的營銷情況都受到飯店內部各種因素和條件以及外部環境的影響。這些影響會使飯店產品生命周期發生變異。研究人員發現產品生命周期的形態至少有6種,最多達17種。常見的產品生命周期變異有以下幾種:
(1)夭折:剛進入市場就因某種原因退出市場的短命產品。
(2)未老先衰:產品的投入期、成長期都很正常,但未經過足夠長的成熟期就開始進入衰退期。
(3)苟延殘喘:產品進入衰退期,銷售量和利潤都在下降,但事先沒做好新產品發展的準備工作,產品無法更新換代,不得不繼續生產過時的產品,滿足市場的殘存需求。
(4)單駝峰:投入期和成長期中的產品都很正常,但沒來得及進入成熟期,產品就過早地進入衰退期,如果飯店馬上開發新產品功能,又會緩緩進入成熟期。
(5)雙駝峰:產品經過典型的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進入衰退期後飯店大力促銷,或者開發配套新產品、新功能,使產品又進入新的循環。大多數情況下,第二次循環的規模和持續時間都小於第一次循環。
(6)扇麵形:這是飯店市場經營最成功的一種形態,在產品經過投入期、成長期後,進入成熟期時,飯店已經研製開發了滿足市場新需求的飯店新產品,在衰退期到來之前,這種更新的產品已推向市場,借助成熟期銷售量趨於飽和的優勢,不經過投入期直接進入成長期和成熟期,飯店再次不失時機地開發新產品,使上述過程反複出現。
7.4.5 網絡營銷戰略網絡營銷又稱在線營銷,即企業利用互聯網開展市場調研、宣傳產品或服務、實現網上交易以及處理售後事宜。網絡營銷是現代通信技術發展對人類經濟活動的一項重大貢獻,它為企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營銷理念和方式。由於具備營銷費用低、營銷環節少、信息含量大、營銷範圍廣、營銷全天候等特點,網絡營銷一經出現便受到了眾多企業尤其是國際集團公司的青睞。在旅遊業尤其是飯店業,網絡技術的出現及應用引起了飯店營銷學史上一次新的革命。
旅遊企業開展網絡營銷必須實現兩大轉變;一是在經營理念上,由原有的二維結構(產量和質量)向四維結構(產量、質量、個性、時間)轉變。其中,個性是指旅遊產品特色和顧客的獨特利益,時間是指旅遊企業應通過互聯網及時向潛在顧客提供最新產品或服務信息。二是在銷售方式上,由麵對麵的銷售向網上交談式的銷售轉變。飯店業實施網絡營銷戰略是實現全球化營銷的要求,也是科學技術在飯店業中運用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它將帶來飯店業在營銷手段上的一係列創新,包括網上調研、網上廣告以及銷售。旅遊企業一般通過四種方式來實施網絡營銷戰略,即開設電子商場,加入論壇、新聞組或公告欄,刊登在線廣告和寄送電子郵件。旅遊網絡營銷的類型、模式及管理方法將在第12章做詳細論述。
7.4.6 營銷組合戰略
市場營銷組合(marketing mix)是企業為達到在目標市場上的銷售水平而對可控性營銷變量進行優化組合和綜合運用的管理活動。正是隨著營銷組合理論的產生,市場營銷活動才富有濃厚的“管理”色彩。通過設計合理的營銷組合,旅遊企業可以充分利用一切資源,發揮整體優勢,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營銷組合”這一概念是1964年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波頓(Bordon)最先提出來的,同年,麥克塞(Mc Carthy)對波頓的營銷組合要素表予以簡化,提出了具有高度概括性的4P理論。4P理論在服務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且營銷組合的層麵和範圍不斷擴大。1981年,布姆斯(Booms)和比特納(Bitner)對既有的營銷組合理論進行修正,提出了服務業的營銷組合框架。事實上,在上述提及的七項要素中,人、有形展示和過程都是構成旅遊及飯店產品的必要因素,將這些因素單獨提出是為了強調它們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與物質商品一樣,旅遊及飯店產品營銷管理決策的核心也是4P,換句話說,旅遊市場營銷組合同樣圍繞4P來展開。旅遊企業必須在準確地分析、判斷所處的特定的市場營銷環境、企業資源及目標市場需求特點的基礎上,製定最佳的營銷組合策略,使它產生一種整體協同的作用,成為旅遊企業市場營銷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