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學會“威脅”顧客(1 / 2)

所謂的“威脅”策略,就是告訴顧客如果不購買你的產品,他會遇到怎樣的麻煩或產生什麼樣的隱患,從而給顧客造成心理上的壓力,迫使顧客盡快作出決定。這種威脅有別於傳統意義上的對人身造成傷害的威脅,而隻是將顧客不買你的產品所帶來的後果提出來並提升到一個顯著的位置,從而讓顧客充分地注意到這一點。

威脅通常可以增強說服力,使你的話能給對方形成更大的影響力。在不知不覺中,一些善意的威脅能使對方產生恐懼感,從而達到說服目的的技巧。在處理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時,用威脅的方法能起到立竿見影的功效。

在一次集體活動中,當大家風塵仆仆地趕到事先預定的旅館時,卻被告知當晚因工作失誤,原來訂好的套房(有單獨浴室)中竟沒有熱水。為了此事,領隊約見了旅館經理。

領隊:對不起,這麼晚還把您從家裏請來。但大家滿身是汗,不洗洗澡怎麼行呢?何況我們預定時說好供應熱水的呀!這事隻有請您來解決了。

經理:這事我也沒有辦法。鍋爐工回家去了,他忘了放水,我已叫他們開了集體浴室,你們可以去洗。

領隊:是的,我們大家可以到集體浴室去洗澡,不過話要講清,套房一人50元一晚是有單獨浴室的。現在到集體浴室洗澡,那就等於降低到統鋪水平,我們隻能照統鋪標準,一人降到15元付費了。

經理:那不行,那不行的!

領隊:那隻有供應套房浴室熱水。

經理:我沒有辦法。

領隊:您有辦法!

經理:你說有什麼辦法?

領隊:您有兩個辦法:一是把失職的鍋爐工召回來;二是您可以給每個房間拎兩桶熱水。當然我會配合您勸大家耐心等待。這次交涉的結果是經理派人找回了鍋爐工,40分鍾後每間套房的浴室都有了熱水。

威脅能夠增強說服力,但是,在具體運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態度要友善。第二,講清後果,說明道理。第三,威脅程度不能過分,否則反會弄巧成拙。第四,消除防範,以情感化。

對於猶豫不決、看中又不著急購買的顧客來說,運用“威脅”手段來給顧客形成壓力,促使顧客盡快買下產品最合適不過了。然而在與顧客的交流之中,要給顧客造成壓力、要威脅他們,卻不能被他們察覺到。有誰願意自己受到威脅呢?我們給顧客的威脅,要在無形之中化為壓力。這就需要銷售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而且要求應變能力非常好,能在洽談的過程中,恰到好處的改變當時的氣氛,扭轉當時的劣勢,而且讓顧客感到你是在為他們著想,處處為他們考慮。這樣,成交的幾率就非常大了。

一次,一位網店銷售員在給一位顧客介紹耳飾的時候,對方想買又不買,還想在到別處去逛逛,說要考慮一下,此時這家店裏正好有促銷活動,買到一定數額就有精美禮品贈送,於是店員就給她鏈接,讓她先看看店裏的贈品。果然,在看了贈品之後,顧客非常喜歡一款毛衣掛件,但是還是抑製住了自己喜悅,說先看看再說。為了勸住顧客,店員對她開始展開“威脅”:這是我店裏的一個促銷活動,禮品有限,送完為止,如有喜歡的,最好還是盡快拍下來吧,不然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哦。在幾分鍾的沉寂之後,旺旺閃了,她還是決定拍下來了。

其實很多商家在進行所謂的“促銷打折周”“限時限量”發售等活動的時候,就是在運用威脅的手段在向顧客傳達一種“超過期限就不能享受如此優惠”的暗示。而顧客也常常心甘情願地掉進商家特意安排的銷售策略之中,選擇在節假日或促銷周中進行大采購,即使需要在人山人海之中與他人爭搶貨物、在人流之中排上幾個小時的隊也在所不惜。

除了向顧客提出優惠並給這個優惠加上期限或者數量給與“威脅”外,有的商家還通過向顧客陳述“如果不用我們的產品你會……”的方法,把顧客從未考慮過的隱患和可能遇到的麻煩告訴顧客,給他們形成購買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