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用“心理暗示術”牽著顧客鼻子走(1 / 2)

心理暗示是一種神奇的心理力量。

有一家英國燈泡生產商為了避免小孩子因為好奇心而把燈泡放到嘴裏,在燈泡上標識“不要把燈泡放到嘴裏”警示語。咱不說這樣的警世語對小孩有多大的震懾力,卻有一個大人由於好奇心驅使,心裏想著為什麼燈泡上要專門加上這樣的標識呢,於是嚐試把燈泡放到嘴裏,最後拔不出來,隻好叫輛出租車到醫院。一路上,這個可憐的人都被出租車司機嘲笑不止……等到他解決問題,走出醫院門口的時候,碰到了一個與他一樣、嘴裏正痛苦的含著一隻燈泡的人,當看清這個人,他就樂了,原來正是剛才一路上拚命嘲笑他的出租車司機。

可見心理暗示對於一個人的好奇心產生了多大影響。所以,我們之所以要對顧客進行心理誘導,是由於心理暗示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充分激發他人的好奇心。

心理暗示術對於經營中對顧客的選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同的產品因為不同的暗示在不同的顧客心中產生不同的印象。比如,對一個癌症病人和一個吸毒者來說,“嗎啡”的含義是不同的。對消費者來說,什麼東西對他產生了某種“含義”,也就是打開了他的購買欲望之門,這也意味著錢。因為市場銷售暗示學的誕生,世界的市場好像突然變了一個角度,我們可以用另一種眼光來看待品牌和消費者:“含義”。而運用心理暗示術,銷售者就可以依靠思想、語言、行為等方式,向對方施加影響,促進消費者購買自己的產品。顧客正像是“牛被牽著鼻子走”,沿著被牽引的方向順從地與銷售者達成交易。所以在銷售過程中,抓住顧客不同的心理特點、順應他們的獵奇心理進行暗示,往往能產生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對顧客進行心理暗示時,如果能掌握一定的心理學原理、把握一定的技巧,暗示作用能夠發揮到更大的作用。在心理學中,心理暗示有直接暗示和間接暗示兩種方式:

直接暗示是指把產品對客戶的價值用開門見山的方式說清楚、說明白、說透徹。在一開始就將要表達的內容講給顧客聽,在接下來的對話中再不斷強調、重複,使受暗示者迅速接受,並保證受暗示者不會對所提供的信息產生誤解。比如:一位銷售人員在銷售“螢火蟲電腦E保卡”(或服務卡)的時候,就抓住重點,從頭到尾一直強調“性價比”對於客戶是多麼的劃算(低廉的價格,有保障的上門服務,以及所附帶的正版殺毒軟件、安全上網行為管理軟件等),同時針對筆記本電腦客戶強調“E保卡”的“電腦服務,全國聯保”的作用。顧客在反複強調中很快接受了銷售人員的觀點。

間接暗示是指銷售人員並不直接從自己的口中說出產品特色,而是把客戶對產品存在的顧慮通過第三方因素進行潛意識的暗示。仍然以銷售“螢火蟲電腦E保卡”為例。當顧客在聽取了銷售人員的講解之後仍然猶豫不決、心存顧慮,這時不妨采用“曲線救國”的方法,向客戶介紹螢火蟲電腦服務全國連鎖體係的創新能力、實力和市場反饋回來的其他消費者的好評。如:我們公司是中國第一家從事電腦服務連鎖的企業、國家商務部第一家備案的電腦服務連鎖企業、遍布全國的服務網絡、E保卡的龐大客戶群、1000多名工程師等,這些就是間接暗示客戶,購買“螢火蟲電腦E保卡”是可以讓客戶放心的,螢火蟲是值得信任的,比起那些沒有品牌的電腦服務商是更可靠的,更讓人放心的。顧客有時對不與他存在直接交涉的對象,反而更容易相信。

無論是直接暗示還是間接暗示,心理暗示術都表現得比較含蓄,而恰恰是這種含而不露的引導,對顧客的決策擁有更具殺傷力的影響力。一個出色的銷售者,總是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對顧客進行暗示。具體地說,大致具有以下幾種:

1.眼神心理暗示

例子:明明吃過一支冰激淩之後還不過癮,他想再來一支。但是爸爸會不會同意呢?他試探著打開冰箱的大門,把手伸向了冷凍室。爸爸對明明的小動作早已洞悉,他沒有嚴厲地嗬責明明的動作,隻是用眼睛緊盯著兒子的小手。明明立即明白了爸爸的意思,把手縮了回來,並乖乖地關上了冰箱門。

理論解析:眼神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比語言能更細膩更清晰地表達感情。眼神暗示就是用眼睛把要說的話,所要表示的態度暗示出來。應用在銷售過程中,在用眼神傳達信息的同時,不斷撲捉對方的眼神,尋求他的心理需求。

實戰演練:客戶問哪家產品好?用眼神直接指出,然後再用語言巧妙溝通更容易促成交易。在多家競爭時可以用眼神引導客戶,效果是很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