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三萬新兵(1 / 2)

龐子豐不再規勸郭嘉留下,鞠躬施禮道:“此次勞煩郭兄雪中送炭,在下感激莫名。如若他日還能有緣相聚,我龐子豐定請郭兄豪飲三日,隻要郭兄有何需要,在下必當殊死報答。”

郭嘉連忙還禮,麵露慚愧道:“賢弟嚴重了,此次獻策,即是為了冀州黎明百姓的安生,也是我郭嘉一時興起。賢弟不必掛懷,隻是一事,賢弟需要早作安排。”

“何事?”龐子豐問道

郭嘉把龐子豐所彙的地圖攤開再桌上,說道:“此次,我說服劉虞與袁紹聯手,劉虞必會把握機會,傾其所有猛攻公孫瓚老巢-北平。如若結合上賢弟的圍城打援,此次定能一舉消滅公孫瓚的全部力量。但關鍵之處,還需賢弟招募兵馬,劉虞猛攻北平是,給予幫助。劉虞雖為名臣,但是不善用兵,恐有紕漏。”

龐子豐點點頭,但是他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招募新兵,龐子豐還沒續問,郭嘉又說道:“這兩個月裏,賢弟以糧食招募兵勇,每個兵勇可領十斛粟米,不到兩個月,招兵不到五千,糧倉卻所剩無幾,此絕非良策也。以利益募兵,雖然急速,但耗費巨大,府庫不濟,一旦供應不足,則軍心渙散,難以曠日持久。”

郭嘉並不知道,龐子豐之前的招募兵勇,表麵上是招募新人,實際上是讓墨家遊俠有個渠道正式投入他的賬下。但是龐子豐顯然高估了墨家遊俠的兵力,經過他兩個月的仔細甄別,所招募的近五千新兵之中,墨家遊俠的占比,竟然不到百分之五十。

龐子豐猶如黃連入口,苦上心頭。無奈隻能繼續請教郭嘉。

郭嘉繼續說道:“古往今來,仁者不出無名之師,兵家不招無義之士。就連公孫瓚的騎兵,也號稱是白馬義從,不正是因為這個道理嗎,如果賢弟,欲招募仁義之士,使得四方之勇,前赴後繼,紛紛來投,則不廢太多府資,便可招募齊整。”

“郭兄,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在下真是膚淺咦啊。”龐子豐慚愧的笑了。

郭嘉笑曰:“賢弟精通兵法,亦深諳利益權謀,年紀輕輕能有這番修為,實屬難得,不必妄自菲薄。隻是這天下大亂之時,局勢亦有諸多變化,賢弟初涉亂世,有失算之處,也不為奇怪,天下無算無遺策之人耳。”

郭嘉倒是非常懂得安慰自己的新朋友,隻是這話聽在高傲的龐子豐耳裏,卻倍感奚落。

“還請郭兄坦言相告,我該如何在這短期之內,招募並訓練一批能征善戰的將士呢?”龐子豐火急火燎地問道。

郭嘉臉色沉重,目光含淚,指著門外說道:“這門外,有多少屍骸堆積,有多少腐朽的氣息,災情不斷,兵禍更是接踵而來。四海之內已經沒有一塊太平的土地。多少人被餓死,多少人又是因為沒有了家園,失去了食物,而投身了戰火,黃巾之亂仍在猖獗,難道不正是因為沒有填飽了肚子,沒有可以耕種的土地,才舉起了農具,瘋狂造反的嗎?劉虞在邊疆,廣施仁政,百姓爭先恐後的依附,不到五年,幽州便擁兵十數萬。這難道是公孫瓚的功勞嗎,皆是劉虞的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