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價值鏈優化
要對公司價值實施有效的管理,必須對公司價值創造的過程有深刻的理解,針對價值創造的每個活動實施全麵的過程管理。價值鏈管理把對公司價值創造的研究深入到公司自身以及其所在的生存環境中,深入到公司價值創造的具體過程中。
價值鏈分析法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提出來的,是一種確定公司競爭優勢及尋找競爭方法以增強公司實力的基本工具。價值鏈始於客戶,終於客戶。
對客戶實際需求的絕對重視,是價值鏈發展的原則和目標。公司的業務單元一定處於某條完整的價值鏈的一個或多個環節,運用價值鏈分析方法可以對其進行進一步精煉,以實現價值最大化。
由於經營環境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公司要將價值鏈的檢驗作為經常性的工作,以糾正價值鏈中的不適合環節,發現價值鏈重組的機會。經營環境的變化、產業結構的調整、新技術出現的擾動等,都會使市場上新出現許許多多相對獨立的,且具有一定比較優勢的增值環節。於是就出現了價值鏈重組的機會,即可以設計一個新的價值鏈,通過市場選擇最優的環節,把它們連接起來,創造出新的價值。
那麼,如何優化公司的價值鏈呢?首先要清楚以下問題:哪些價值流程能增加價值,哪些流程會造成價值損失。哪些流程能取得更大價值的財務或其他數量化的杠杆。哪些流程能為持續價值創造提供最佳機會,然後尋求優化方案。價值鏈優化的策略大體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簡化,主要是指使現存的流程自動化及縮減公司的日常管理費開支。通常簡化適用於漸進式改進。二是業務流程重組,主要有三種策略:①將幾個價值流程過程合並,減少流程環節,提高流程效率;②將某一段流程打破順序、重新構造、整合新的流程模式,以團隊方式開展工作;③將連續或平行式流程改為同步工程。三是戰略性重構。這是一種廣義的、全麵的價值鏈優化,意味著公司經營方式的根本改進。
在製定價值鏈的優化方案時,公司要根據價值鏈與公司戰略及價值創造活動的相關性來選擇不同的價值鏈優化策略。與公司價值創造高度相關的關鍵價值鏈,其優化策略是進行持續的、漸進的改進;遠未達到預想狀態的關鍵流程,其流程優化策略是采取根本性的、迅速的改革;與公司戰略高度相關的非關鍵因素,其流程優化策略是盡量減少投資或外包;與公司戰略不一致的非關鍵流程,其流程優化策略是轉移到能夠帶來更高附加值的其他公司。
公司為保持領先水平而進行價值鏈的升級、更新和改進的成本是巨大的,因而在價值鏈優化和價值創造的決策中,存在著這樣一個規律:價值鏈改進的範圍越大、程度越深,公司獲得的潛在價值收益就越大,同時成本和風險也就越大。
3.3.2 基於價值評估的財務控製
基於價值評估的財務控製是指以價值創造為核心,通過編製與公司價值評估相對應的預算體係,對組織內部的財務管理活動及其效果進行衡量和校正。因此,基於價值評估的公司財務控製的第一步是要建立起相應的財務預算體係,第二步則是以此預算體係為標準,對公司財務活動進行有效的控製。
1.預算管理
加強財務預算管理是為了突出價值創造對公司運營的牽引作用。科學地編製財務預算,並據此進行有效的財務控製,是實現理財目標的重要途徑和措施。從某種意義上講,沒有科學的、高水平的財務規劃,便沒有理性的、高水平的理財活動。
正確的理財目標首先應當體現在財務預算中,並據此規劃科學的理財行為。財務計劃與預算實際上是對理財目標實現路徑的一種設計和規劃。公司價值的評估(現金流量的預測、資本成本的估計、公司價值的控製措施等)隻有通過財務預算的方式才能夠成為公司進行價值創造的基本依據和重要技術。
基於價值評估的預算管理就是通過價值驅動因素來進行資源配置管理。著名學者DavidOtley認為,預算管理是為數不多的幾個能把組織所有關鍵問題融合於一個體係之中的管理控製方法之一,基於價值的預算管理是與現代公司製度下的法人治理結構相匹配的管理製度,是確保公司戰略實現的實施方案與保障體係,是涉及公司方方麵麵的目標責任體係,也是整合公司實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資源流的必要經營機製。財務管理製度應以基於價值的預算管理思想和框架為依托,實現財務管理的全過程、全方位、全員的特性。
要使預算在公司價值創造中發揮更大作用,迫切要求改進傳統預算模式與方法,包括保證預算製定的過程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經營環境,采用高水平的財務模型來拓展年度預算的框架,建立以價值增值為目標的預算程序,確認和監督公司的價值創造活動的全過程,建立預算與戰略計劃的聯係等。具體而言包括以下方麵:
①將傳統的預算方式轉化為一種以作業單元和價值鏈為基礎的分析工具,用以衡量公司所開展的各項工作;②通過良好的預算技術,使公司既定的衡量尺度從現行的財務報告具體科目轉變為公司的預算目標指標,並與戰略充分對接;③建立精巧的預算數據模型,描繪經營管理行為的偏差與年度經營目標之間的關係;④分解和評價產品在每一個環節和工作中所形成的”經濟增加值。
2.財務活動控製
對於財務活動的控製應以公司價值創造為目的。任何一項公司財務活動都要從其對價值產生的影響出發來進行相應的控製。公司管理者需要以公司價值評估中的關鍵評估要素(現金流量、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以及公司價值持續期)為重點,控製和衡量財務活動。
公司的財務活動包括投資、籌資,以及資金營運活動,公司正是通過這三類活動來影響公司的價值驅動因素創造價值,從而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的。良好的投資活動、籌資活動、資金營運活動會增加公司的自由現金流量,降低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並延長公司競爭優勢期間,從而提升公司價值。
投資活動是公司價值創造的源頭,投資決策的成功與否將從根本上決定公司發展的命運。投資活動包括長期投資決策和短期投資決策,即資本預算決策和營運資本決策。資本預算決策至關重要,它將決定公司的持續發展能力,也指導著公司運營的方向,公司在做出決策時必須慎重,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運用正確的評價方法,從而得出正確的決策。營運資本決策主要是選擇現金、有價證券、應收款和存貨的水平以及各種短期籌資的水平及結構,即安排好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使得資金最有效率地使用,從而提升公司價值。
資金營運活動是公司創造價值的動力,也是公司正常運作的關鍵,根據公司業務單元的特點,要規劃出與公司價值驅動因素相對應的關鍵績效指標,從而指導、衡量和評價業務單元的價值創造。資金營運活動應體現價值鏈的優化。價值鏈是由一係列諸如設計、生產、營銷、服務等基本活動及各種輔助活動聯合構成的價值流程係統,也可以視為實現價值傳遞與增值的鏈條,優化價值鏈可以提高所有相關流程的淨增加值,從而增強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
融資活動會影響公司的資本成本,因此,必須要製定合理的融資決策,即明確融資規模、融資方式、融資成本、融資時機等,努力降低個別資本成本,優化公司資本結構,從而增加公司價值。負債融資與權益融資的資本成本是不同的,公司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籌資方式,從而增加公司價值。隻要公司在客觀上存在一個最佳的資本結構,就需要對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比例進行調整,達到資本成本與風險的最佳配置,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