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貨幣計量
貨幣計量對於學過和沒有學過會計的人來說,都不陌生。貨幣計量是會計主體在會計核算過程中使用貨幣作為統一的計量單位,用來記錄、核算會計實體的經營狀況及經營成果的計量方式。
我國的會計核算在貨幣計量的前提下,又規定了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在多種貨幣存在的情況下,應當將有關外幣以相應彙率折算成人民幣。
三、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猶如會計對象的各個分支,是從經濟性質的角度對會計對象所進行的細分。
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其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收入、費用和利潤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
1.資產
資產作為會計的重要要素,是指企業在過去的交易或事項中形成並由企業擁有或者控製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流入。資產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各項財產權利。
資產最大的特點是由過去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所產生。比如,企業打算建造一棟大樓,但這棟大樓尚未建造,因此就不能算做該企業的資產。
企業擁有資產並不一定擁有資產的所有權或者控製權。例如,企業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了一台機器設備,該機器設備實際上已經被企業所使用,因此,盡管在付款期間,企業不擁有該機器設備的所有權,但也能把其作為企業的一項資產來處理。
資產必須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否則,企業不能進行資產的確認。
資產的分類形式多種多樣,按照流動性不同,資產可以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是指預計在一個正常營業周期中變現、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預計在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含一年)變現的資產以及自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交換其他資產或清償負債的能力不受限製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非流動資產指的是流動資產以外的資產,主要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
2.負債
負債就是我們俗稱的欠債、欠錢,它是一種現時義務,這種義務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預期會導致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出。
舉個例子,企業賒購了一批機器設備用以改進生產,這筆業務沒有支付款項,因而應當作為企業的負債來處理。需要注意的是,企業正在籌劃的尚未進行的交易或事項,並不會構成企業的負債。
按照流動性劃分,負債可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
流動負債是指預計在一個正常營業周期內清償,或者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含一年)到期應予以清償以及企業無權將清償期推遲至資產負債表日後一年以上的負債。
非流動負債是指流動負債以外的負債,主要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等。
3.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又稱為淨資產,是企業投資者對企業淨資產的所有權,是企業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後的淨額。所有者權益表明了企業的產權關係,即企業歸誰所有。
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都屬於所有者權益的來源。所有者權益有如下特點:
第一,除非在減資、清算等極為特殊的情況下,否則所有者權益不需要償還。
第二,當出現企業不再經營的情形時,隻有在清償所有的負債之後,所有者權益才能返還給所有者。
第三,所有者權益能夠分享利潤。其從性質上表現為所有者對企業資產的剩餘收益權,在數量上也就體現為資產減去負債後的餘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