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推出新企業標識,新標識體現了華為聚焦、創新、穩健、和諧的核心價值觀;在香港ITU展上,推出了基於All IP網絡的FMC解決方案;移動軟交換用戶數突破1億,移動軟交換出貨量居全球第一;沃達豐選擇華為承建其西班牙WCDMA/HSDPA無線接入網絡;摩托羅拉和華為UMTS聯合研發中心在滬成立,旨在為全球客戶提供功能更強大、更全麵的UMTS產品解決方案和高速分組接入方案(HSPA);eMobile選擇華為為其部署日本第一個基於IP的HSDPA無線接入網絡;華為與3Com完成針對H3C的競購;美國移動運營商Leap選擇華為建設3G網絡,該CDMA 3G網絡將覆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愛達荷州、內華達州等重要地區;以882億美元的價格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
2007年,合同銷售額達到160億美元;70%的TOP 50運營商選擇華為,獲Vodafone 2007全球供應商大獎;與賽門鐵克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開發存儲和安全產品與解決方案;與Global Marine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提供海纜端到端網絡解決方案;成為歐洲所有頂級運營商的合作夥伴;被沃達豐授予“2007傑出表現獎”,是唯一獲此獎項的電信網絡解決方案供應商;推出基於全IP網絡的移動固定融合(FMC)解決方案戰略,幫助電信運營商節省運作總成本,減少能源消耗。
2008年,被《商業周刊》評為全球十大最有影響力的公司;根據市場調研機構的谘詢報告,華為在移動設備市場領域排名全球第三;首次在北美大規模商用UMTS/HSPA網絡,為加拿大運營商建設下一代無線網絡;移動寬帶產品全球累計發貨量超過2000萬部,根據ABI的數據,市場份額位列全球第一;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數據,華為共遞交了1737件申請,國際專利申請數位居全球第一;華為入選世界紀錄協會。
2009年,無線接入市場份額躋身全球第二;成功交付全球首個LTE/EPC商用網絡,獲得的LTE商用合同數居全球首位; 率先發布從路由器到傳輸係統的端到端100G解決方案;獲得IEEE標準組織年度傑出公司貢獻獎;獲英國《金融時報》頒發的“業務新銳獎”;入選美國Fast Company雜誌評選的最具創新力公司前五強;主要產品實現資源消耗同比降低20%,在全球部署了三千多個新能源供電解決方案站點;華為和愛立信分別與北歐電信運營商TeliaSonera簽署兩項4G LTE商用網絡合同,將在歐洲建設LTE移動寬帶,這也是全球首個商用的LTE網絡。
2010年,華為首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在IT企業中列第29 位(全球第397位),華為也是財富500強IT企業中唯一一家沒有上市的公司;全球部署超過80個SingleRAN商用網絡,其中28個已商用發布或即將發布LTE/EPC業務;在英國成立安全認證中心;與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簽署節能自願協議;加入聯合國世界寬帶委員會;獲英國《經濟學人》雜誌2010年度公司創新大獎。
2011年,華為入選首批 “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推出華為honor榮耀手機;獲2011中國金融業客服中心優秀服務商大獎;用知識產權反擊摩托羅拉,被《華爾街日報》稱為中國企業第一次以知識產權作為武器來反擊西方企業;在德國、法國和匈牙利對中興通訊提起法律訴訟,指控其侵犯了華為的專利權和商標權。
參考文獻
[1] 程東升,劉麗麗華為真相北京:當代出版社,2004
[2] 湯聖平走出華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3] 吳建國,冀勇慶華為的世界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4] 張貫京華為四張臉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7
[5] 孫健,王東中國四大企業的管理模式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7
[6] 龔文波任正非如是說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
[7] 王永德狼性管理在華為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8] 董延明我在華為的日子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10
[9] 黃麗君,程東升資本華為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0
[10] 張利華華為研發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11] 餘勝海解密華為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12] 周君藏任正非這個人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