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誰是下一個接班人(1)(1 / 2)

南有華為,北有聯想,兩家公司一南一北,遙相呼應,都已成為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名片。從創始人的影響力上來看,任正非和柳傳誌也難分軒輊。然而,因為在接班人問題上的不作為,任正非似乎在這個最可能影響企業基業長青的要件上落了下風。年近古稀的任正非,留給我們的最大疑團就是,他到底會為華為選擇一個什麼樣的接班人。

曾經的意中人

在華為發展早期,真正受到任正非賞識的隻有兩個人,一個是鄭寶用,一個是李一男。在很多人眼中,這兩個人也是最可能成為接班人的人選。然而,鄭李在技術路線、控製和反控製的競爭中彼此迷失,一位北上創業,雖然一度回歸,業已失去了接班的可能;一位因身體原因逐漸淡出了華為的舞台。

1意中人之一:鄭寶用

中國改革開放之初,辦企業幾乎沒有任何經驗,領導人如果沒有特殊才能的話,很難將企業辦好。

任正非雖然是技術出身,但原本並非做通信產業,因此作為華為技術的實際負責人,鄭寶用在華為技術立身的道路上功不可沒。

華為以代理起家,最初並沒有專門的研發人員,而是依靠模仿,也沒有設立專門的研發部門,研發項目組是掛靠在製造部門下麵的。後來因為鄭寶用的加入,才讓華為結束了研發的混亂局麵。

鄭寶用之功不僅在於他在產品研發上的貢獻,而且更主要的是他梳理了華為的研發體係,讓華為的研發走上了規範化運作之路。

將數字機組從製造部門獨立出來,組建中研部,都是鄭寶用一手運作的。尤其是中研部的成立,是華為樹立研發大旗的標誌。此前,數字機組雖然成為和製造部、市場部平行的二級部門,但數字機組之外的研發力量依然掛靠在製造部下麵。中研部不僅整合了全部研發力量,也讓其自身成為規模最大的部門,甚至配套設置了輔助行政部門,如總體辦、計劃處和幹部部。

在鄭寶用的帶領下,華為研發工作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華為最主要的幾款交換機產品,都是他自主或在他主持下開發成功的,比如HJD48、JK1000和C&C08係列產品等。

鄭寶用不僅具備極強的開發能力,管理能力也極強,尤其在研發管理上,更是極具天賦。任正非對鄭寶用極為欣賞,在其加入當年,就任命其為總工程師,負責華為的研發工作。

鄭寶用不僅能力超強,而且人緣極佳。在各類華為人或前華為人撰寫的文字資料中,幾乎沒有關於他的負麵事件。唯一一件值得商榷的,可能就是他和李一男的矛盾。

李一男的出現,再加上李一男在研發上的突出表現和年齡上的優勢,更容易讓他和任正非之間形成父子一樣的感情。據說,任正非當年有時會叫李一男“幹兒子”,有時也親切地稱其“紅孩兒”,其他員工私下裏也常說李一男是任正非的幹兒子。

此後,鄭寶用在研發上慢慢被邊緣化。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是,鄭寶用身上江湖氣息比較濃重,雖然人緣很好,但在管理風格上和任正非大為不同,有點趨向鬆散。再加上鄭寶用和任正非關係很近,在日常工作中對任正非不像別人那樣敬重,這也讓任正非有點不滿。

鄭寶用曾是華為唯一的一位常務副總裁,後來居然被公司免掉了。之後,鄭寶用做的工作非常零散,幾乎沒有獨當一麵的機會。一位前華為人問他:“鄭總,我覺得你這幾年很壓抑,你是一個有能力有見解的人,應該在華為單獨地挑起一些工作。可是,你現在像是在打短工一樣,東一茬西一茬的,你不覺得委屈嗎?”

鄭寶用歎了口氣,答道:“很多人都勸我離開,但是為了華為的大局,我不能動。華為到今天不容易,很多弟兄在看著我。”

可不幸的是,他患了腦瘤,2002年下半年被送往美國治療,慢慢的,幾乎很難再聽到他的消息了。

2意中人之二:李一男

一位1996年加入華為的員工,剛到華為時看到中央領導到華為視察的照片,他忍不住問同事:“標題上說‘華為公司技術人員向某某中央領導彙報’的小夥子是誰啊?好像每張都有他,小夥子很牛嘛!”

“小夥子?他不就是李一男,華為公司常務副總裁嗎?!”

當年,李一男才26歲。任正非是一個比較低調的人,而且又非常喜歡李一男,因此很多接待領導人的機會,他都讓給了李一男。

任正非如此栽培李一男當然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李一男在研發上的超強能力。李一男加入華為的時候,鄭寶用已經啟動了C&C08 2000門交換機的研發。李一男加入項目組後,當即被任命為C&C08萬門機的項目經理,負責萬門機的研發工作。在確定萬門機方案時,雖然是鄭寶用和李一男兩人經過商討確定以光纖來連接模塊地,但是,在實際研發過程中,主要由李一男負責。

C&C08萬門機在研發過程中雖然遭遇過挫折,李一男也差點因此辭職,但在萬門機研發成功後,李一男的地位突飛猛進,很快就成了任正非眼中的紅人,僅僅三年,26歲的他就成了公司副總裁。